技术进步冲击下生育干预政策的效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冲击下生育干预政策的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技术进步 生育率 生育干预政策 世代交叠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摘要】: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偿付能力危机、医疗体系负担沉重、青年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世界范围内的生育率下降,正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对于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本文综述了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口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公共养老金制度、技术进步等对于生育率降低的重要影响作用,并且利用可计算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验证了技术进步冲击对于生育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拓展了生育率研究的理论工作前沿。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生育干预政策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养老金累积补贴”的生育干预政策,并研究其与传统的“转移支付补贴”政策的效果,尤其是两种政策应对技术进步冲击的政策效果比较,为政府生育干预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启示。在公共养老金制度尚未成熟之前,生育孩子是为未来提供养老保障最重要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高生育率有其跨期配置的合理性;完善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改变了家庭内部的代际财富流动状况,父母不再需要从成年子女处获得养老支持,却仍需付出养育幼年子女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照顾孩子对于父母劳动与休闲时间的挤占,养育孩子的物质成本降低了父母年轻时期的消费与储蓄,形成了所谓的“社会养老,家庭养子”的状况;因此,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于生育意愿形成了重要的逆向激励作用,生育率降低在所难免。与此同时,技术进步率的提高会提高养育孩子时间成本,进一步导致生育率的下降。面对生育率危机,很多国家采取一种“转移支付补贴政策”,该政策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对生育行为进行转移支付,以降低父母养育孩子的直接物质成本。受瑞典名义账户制养老金制度设计的启发,本文提出一种“养老金累积补贴政策”,给父母为养育孩子付出的时间提供养老金补偿,以降低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本文建立了世代交叠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技术进步冲击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不存在技术进步冲击和存在技术进步冲击两种情况下转移支付补贴政策和养老金累积补贴政策的政策效果。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提高技术进步率导致工资率增加,会提高生育孩子的时间成本,降低生育率,这一结果是稳健的;转移支付补贴政策能够通过降低养育孩子的直接物质成本提高生育率;养老金累积补贴政策能够通过降低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提高生育率;存在技术进步冲击的情况下,两种生育补贴政策仍然能够提高生育率水平;养老金累积补贴政策比转移支付补贴政策更有效,而且由于养老金累积补贴不增加政府当期财政支出,不需要引入额外的税收,减少了对经济的扭曲,是更好的政策选择:在生育时间发生波动的过程中,生育增加所挤占的时间首先并且主要来自于休闲,生育减少所释放的时间也是首先并且主要用于休闲,而劳动供给时间的变化相对稳定。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在本文的模型中,直接以养育孩子花费的时间作为替代标量将生育率内生,突出了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本文研究了技术进步冲击对于生育率的影响,并且与现有文献只考察在没有技术进步冲击下的生育干预政策不同,本文同时研究了不存在技术进步冲击和存在技术进步冲击两种情况下生育干预政策的效果。本文首次关注了以瑞典的名义账户制养老金制度为代表的为养育孩子花费的时间提供养老金待遇补贴的做法,并将其抽象为生育的养老金累积补贴政策,比较了该种生育干预政策与传统的转移支付补贴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技术进步 生育率 生育干预政策 世代交叠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C924.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1-12
- 1.3 研究创新12-13
- 2 文献综述13-20
- 2.1 生育率的经典研究13-15
- 2.2 养老金制度与生育率15-17
- 2.3 劳动生产率冲击对生育率的影响17-18
- 2.4 生育干预政策18-19
- 2.5 现有文献的评述19-20
- 3 模型建立20-27
- 3.1 基础模型20-24
- 3.1.1 家庭行为20-22
- 3.1.2 生产行为22-23
- 3.1.3 政府行为23-24
- 3.1.4 市场出清24
- 3.1.5 人口演化方程24
- 3.2 引入生育干预政策24-27
- 3.2.1 转移支付补贴24-26
- 3.2.2 养老金累积补贴26-27
- 4 数值模拟分析27-40
- 4.1 模型参数校准27-29
- 4.2 模型数值求解29-30
- 4.3 提高技术进步率30-33
- 4.4 引入生育干预政策33-37
- 4.5 在提高技术进步率的同时引入生育干预政策37-39
- 4.6 小结39-40
- 5 结论40-42
- 参考文献42-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牟秋娴;徐柳凡;;浅析早期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干预政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3期
2 何金旗;郎永峰;;我国央行冲销成本与冲销干预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江淮论坛;2012年05期
3 刘舒群;论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的不可逆转性[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6期
4 ;未成年人监护干预政策将出台[J];妇女生活;2014年05期
5 李宪堂;陈宇学;;以福利价值论揭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秘密暨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的谬误所在[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陈云卿;波兰私营企业的发展:发展条件和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建明;;公众低碳消费行为的干预政策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彭宜钟;;如何选择我国A股股价干预政策的着力点?[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刘长杰 张向东;发改委建言公平分配酝酿三大干预政策[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朱哲文 中共盐城市亭湖区委宣传部 朱月潭;试论我国住房干预政策的基本特点[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干预政策利多提振 胶价待涨[N];期货日报;2012年
4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原居民要平等权利[N];光明日报;2012年
5 ;暂难有实质性干预政策[N];证券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婷;新政出 人心稳[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卢飒;做好需凝灾害处置 保障市民正常生活[N];贵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郑意凡 通讯员 林文荣;让市场自行调节暂不出台干预政策[N];泉州晚报;2011年
9 记者 李雁;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闭幕[N];南宁日报;2007年
10 刘日红;日本酝酿汇市干预政策[N];国际商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波;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股市逆向干预政策实效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余海跃;技术进步冲击下生育干预政策的效果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88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88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