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6:34
本文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及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合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影响机理 实证研究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遭到重创,我国也不例外,至2015年底,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没有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合理的经济增长应由投资、出口和消费共同拉动,但是在我国,投资和出口则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依赖,消费的疲软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困扰。消费需求的旺盛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拥有61866万常住人口的农村地区,其消费潜力更不可小觑。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额逐年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却不断拉大。究其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特别是90年代以后日渐频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是造成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不敢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减轻农民的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效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试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实施以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而且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有助于带动农村家庭消费的增长。关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影响消费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关于新农合对农村家庭消费产生的影响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消费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医疗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学界对此看法不一,且实证研究居于主体地位,对新农合影响消费的传导机理、传导路径的关注相对较少。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新农合对消费的影响机理,并选用CHARLS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模型对其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针对新农合在改善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水平方面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制度完善建议。论文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包括:第一章是导论,分析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及医疗保险,特别是新农合对消费的影响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后文的论述提供理论背景和研究支撑,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首先,对农村合作医疗和家庭消费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然后重点研究了新农合对消费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新农合的实施,一方面通过降低家庭医疗支出自付比例,特别是减缓大病对农民家庭的冲击,减轻了农民家庭的医疗支出负担,从而对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参合家庭对未来的风险预期、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提升参合农民健康水平、增加人力资本等途径,对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产生间接影响。第三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选用CHARLS2008年和2012年在浙江、甘肃两省收集的微观数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农合的实施不仅释放了参合家庭的医疗服务需求,而且有助于降低家庭医疗支出负担,促进家庭非医疗消费支出的增加。新农合对家庭食物和日常支出、家具和耐用品支出的影响为正向,但是对文娱旅游支出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筹资水平提高对教育培训支出产生了负向影响,说明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参合家庭的消费水平、改善了消费结构,稳定了家庭收入支出,但是对消费结构的改善作用有限。此外,新农合的推广并没有增加农村地区家庭的商业性保险支出,保险保障在农村家庭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得到普遍重视,这与人们的保险意识不足及保险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等都密切相关。第四章是“新农合制度在改善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政策优化建议”。本章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改善消费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门诊费用补偿限制多、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大、报销范围有限、异地就诊结算难、重大疾病个人自付部分负担重、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筹资水平提高潜在负消费效应等五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应优化门诊和住院补偿制度,适时扩充新农合医保目录和报销范围,提高统筹层次,解决异地就医和大病报销难问题,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中农民个人缴费的过快增长,同时加强配套改革,为新农合效用的发挥提供必要条件。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一是较全面地分析了新农合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包括新农合对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产生的影响,目前社保领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证并重,注重对策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同时,论文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可使用数据有限,实证分析部分选取两省跨四年的数据,时间跨度较小,不可避免有一定局限性;实证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没有完全消除,在未来的研究中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新农合 消费结构 消费水平 影响机理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F842.684;R197.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1. 导论13-28
- 1.1 研究背景13-16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6-25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6-22
- 1.3.2 国内研究综述22-25
- 1.4 主要研究内容25-26
- 1.5 研究方法26-27
- 1.6 研究特色和不足27-28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28-45
- 2.1 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概念28-31
- 2.1.1 老农合28-29
- 2.1.2 新农合29-31
- 2.2 家庭消费的相关概念31-35
- 2.2.1 消费结构32-33
- 2.2.2 消费水平33-35
- 2.3 新农合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35-45
- 2.3.1 降低自付比例,减轻家庭医疗负担,增加非医疗支出35-37
- 2.3.2 减缓大病冲击,降低家庭医疗负担,保障消费基础37-38
- 2.3.3 降低风险预期,提升家庭消费信心,降低储蓄率38-41
- 2.3.4 提升健康水平,增值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收入改善分配41-45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45-68
- 3.1 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45-57
- 3.1.1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情况分析46
- 3.1.2 调查地区新农合筹资情况分析46-48
- 3.1.3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特征分析48-51
- 3.1.4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过去一年就诊情况分析51-54
- 3.1.5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分析54-57
- 3.2 实证分析57-64
- 3.2.1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57-58
- 3.2.2 研究假设的提出58-59
- 3.2.3 回归分析59-64
- 3.3 研究结论64-68
- 3.3.1 新农合对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64-65
- 3.3.2 新农合对家庭非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65-66
- 3.3.3 新农合对家庭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66
- 3.3.4 新农合在稳定家庭收入支出方面的影响66-67
- 3.3.5 新农合对家庭用于商业性保险支出的影响67-68
- 4. 新农合制度在改善家庭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政策优化建议68-82
- 4.1 新农合制度在改善家庭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68-76
- 4.1.1 门诊费用补偿限制多69-70
- 4.1.2 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大,报销范围窄70-72
- 4.1.3 异地就诊结算难,事后报销不确定性大72-73
- 4.1.4 重大疾病个人自付部分负担重,对家庭正常消费冲击大73-74
- 4.1.5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筹资水平提高的潜在负消费效应74-76
- 4.2 优化新农合促进家庭消费的政策建议76-82
- 4.2.1 优化新农合门诊及住院补偿制度76-77
- 4.2.2 适时扩充新农合医保目录和报销范围77
- 4.2.3 提高统筹层次,解决异地就医和大病报销难问题77-79
- 4.2.4 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中农民个人缴费的过快增长79-80
- 4.2.5 加强配套设施改革,为新农合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条件80-82
- 参考文献82-86
- 致谢86-8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辰辰;李文;;“新农保”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以山东省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2 周钦;袁燕;;医疗保险对我国城市与农村家庭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年10期
3 臧文斌;刘国恩;徐菲;熊先军;;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4 朱铭来;奎潮;;医疗保障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5 栾大鹏;欧阳日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我国农民消费影响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年02期
6 程令国;张晔;;“新农合”:经济绩效还是健康绩效?[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范馨;;社会医疗保险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财政研究;2011年05期
8 甘犁;刘国恩;马双;;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家庭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S1期
9 宫习飞;于保荣;孟庆跃;严非;Tolhurst Rachel;;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10 封进;李珍珍;;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偿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946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94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