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激励与养老金制度优化——来自“公积金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经验
本文关键词:延迟退休激励与养老金制度优化——来自“公积金制”与部分积累制的经验
【摘要】:文章从延迟退休激励视角比较部分积累制与"公积金制"的差异,引入养老金收益率作为选择标准,通过两期OLG模型和精算模型对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财富选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参保职工平均退休年龄比苏州市延迟近两岁,基于这一事实的理论分析表明,职工历史缴费情况会影响退休行为;制度内生激励效应导致两种养老金制度下实际退休年龄出现差异,缴费工资、缴费月数等制度因素对两地职工的退休激励效果不同,同等条件下低人力资本群体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因此,养老金制度优化应考虑职工的劳动贡献并关注个体异质性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相对于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建立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优化养老金制度结构或许是更优的选择。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部分积累制 公积金制 延迟退休激励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微观质量评估导向下的就业促进政策组合优化问题研究”(编号:13CGL09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42.67
【正文快照】: 、弓I言 当前提前退休问题日趋严重,不但导致抚养比的进一步攀升,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严重扭曲,已成为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必须直面的根本性问题。养老金制度优化需要理论与经验的支撑。苏州工业园区在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前一直采用“公积金制”,该制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标;张燕妮;朱文;;欧洲国家如何调整养老金[J];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02期
2 吴妤;曹晶晶;刘嘉丽;;俄罗斯三支柱养老金制度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3 王嘉;;养老金巨额“空账”问题亟待解决[J];中国人大;2010年14期
4 朱高磊;;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J];学术界;2010年07期
5 杨娟;;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0年04期
6 武琼;;从英国养老金制度演进看政府责任变迁[J];中国财政;2011年01期
7 张锐;;中国养老金不可忽视的隐患[J];金融经济;2011年15期
8 胡秋明;;走向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以国际经验的视角所作研究与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10期
9 高丽梅;;浅谈我国的养老金制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4期
10 郭福生;;对我国养老金入市问题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高飞;;堵住和谐社会在农村“池底”的最近一个缺口——关于全面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议[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胡秋明;;论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与寿险公司的市场定位[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晓军;;对我国养老金制度隐性债务与转轨成本的再认识[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4 刘泓;;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启示[A];激辩“新养老策论”[C];2010年
5 和田要;彭萍;;日本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构造和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比较[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勇;较为完善的澳大利亚职业养老金投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忆宁;日本参院选举 朝野较量“养老金政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刘云龙;养老金成金融第四大支柱[N];华夏时报;2011年
4 张立美;弥补养老金亏空不能乱开药[N];中国商报;2012年
5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李东平 北京证券期货研究院 姚远;借鉴挪威养老金经验扩充来源优化管理[N];中国证券报;2013年
6 自由撰稿人 一元;不公养老金制度是如何出炉的?[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本报评论员 降蕴彰;养老金制度莫忘过亿农民[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周晖;指数:公众了解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工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9 练洪洋;终结养老金双轨制需要公开博弈[N];长春日报;2013年
10 练洪洋;终结养老金双轨制需要公开博弈[N];广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武琼;英国养老金制度变迁中政府责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潘虎;中国农民工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王练文;公共养老金制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实践与政策研讨[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杨文明;我国养老金制度设计及养老基金安全运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姜永宏;工业化与中国养老金制度[D];暨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超;退休金和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刘永青;养老金制度变革的契约主义视野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9年
3 赵玮;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问题及建设路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吴慧楠;中国养老金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张建勋;中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吕晓东;中国养老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薛子平;福利国家养老金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武洁;中国城镇养老金制度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9 汪润泉;分层化的养老金制度如何扩大了群体间收入差距[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琪;英国养老金制度及其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46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94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