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21:28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产业 城镇化 协调度 灰色系统理论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合理而高效的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驱动力。而第三产业作为后工业化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论是增加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于此同时,城镇化战略自1998年提出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合理的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14年国家发布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江苏、安徽及宁波等62个城镇划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试点区,这为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供了支持。因此,掌握并处理好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建立协调性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交互影响机制分析,对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构建对第三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综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9年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状态,2010-2014年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处于高度协调发展状态,同时在这十年间,第三产业一直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2)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系统内的指标进行优势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化系统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于优势分析前列,江苏省第三产业系统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单位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增加值占比、城镇单位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就业人数占比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排在优势分析前列。(3)构建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GM(1,N)动态分析模型,对二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能力大小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江苏省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而城镇化自身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此外,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互动性较强,二者相辅相成,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且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4)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紧密结合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可操作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 城镇化 协调度 灰色系统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F29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6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16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6-17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技术路线17-18
  • 1.4.1 论文创新点17-18
  • 1.4.2 技术路线图18
  • 1.5 本章小结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9-25
  • 2.1 第三产业内涵与构成19-20
  •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20-21
  • 2.2.1 城镇化的内涵20
  • 2.2.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20-21
  • 2.3 相关理论基础21-23
  • 2.3.1 灰色系统理论21-23
  • 2.3.2 协调与协调发展理论23
  • 2.4 本章小结23-25
  • 第三章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性评价模型构建25-38
  • 3.1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5-30
  • 3.1.1 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25-27
  • 3.1.2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27-28
  • 3.1.3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28-29
  • 3.1.4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29-30
  • 3.2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系统灰色关联效应分析模型构建30-32
  • 3.2.1 灰色关联模型构建30-31
  • 3.2.2 灰色关联模型的性质31-32
  • 3.3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度综合评价模型构建32-35
  • 3.3.1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测算公式的建立模型32-33
  • 3.3.2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33-34
  • 3.3.3 协调度评价标准34-35
  • 3.4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灰色GM(1,N)动态协调性评价模型构建35-37
  • 3.4.1 灰色GM(1,N)模型构建35-36
  • 3.4.2 灰色GM(1,N)模型的性质36-37
  • 3.5 本章小节37-38
  • 第四章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性评价38-67
  • 4.1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概况38-49
  • 4.1.1 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概况38-42
  • 4.1.2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概况42-49
  • 4.2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交互影响机制分析49-52
  • 4.2.1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49-50
  • 4.2.2 城镇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50-51
  • 4.2.3 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交互影响机制分析51-52
  • 4.3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度评价52-64
  • 4.3.1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系统指标权重的测算52-53
  • 4.3.2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灰色关联效应分析53-60
  • 4.3.3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度综合评价60-62
  • 4.3.4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灰色GM(1,,N)动态协调评价62-64
  • 4.4 江苏省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64-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5.1 结论67-68
  • 5.2 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3
  •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73-74
  • 附录 2: 江苏省第三产业系统指标原始数据及标准权重74-76
  • 附录 3: 江苏省城镇化系统指标原始数据及标准权重76-77


本文编号:1069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069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