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0:02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PVAR模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产品积压、产能过剩、企业投资结构不断恶化在很多地区和行业内部普遍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再加上新一轮国际产业重组的冲击,致使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迫在眉睫。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强、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强的特征决定了它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耦合协调性、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机制和路径、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有多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等问题现在还没有系统、全面、详尽的论述。因此,本文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愈演愈烈、国际经济竞争呈现新态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系统全面的展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展开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第2、3章。该部分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等理论进行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出发点。第二部分是第4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这里首先对生产性服务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第三部是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包括第5、6章。该部分先对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内涵下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路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PVAR对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包括7、8、9章。该部分对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与产业结构调整相比,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滞后,二者耦合协调性差。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性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耦合互动关系,并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到2013年达到初级协调水平。然而,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水平还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二者耦合协调水平低的原因所在。2.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不少地区优化水平在下降。通过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算发现:从横向来看,在2004-2013年间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得分最高为5.017,青海省得分最低为-1.273,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从纵向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中部、西部绝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却在不断的下降。3.与社会需求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相对较小。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路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测算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进而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影响。得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为0.121,通过社会需求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为0.348。4.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每提高1%,产业结构优化得分就提高1.218分;但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却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5.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不对等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并且作用力大、作用时间长;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作用力小且时间短。另外,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自身惯性较小,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容易产生作用。6.在全国范围内固定投资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不同区域看,东部地区固定投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不明显,基本为零;而中西部地区的固定投资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7.在全国层面上,固定资产投资每提高1%,产业结构化得分就下降0.118。从不同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为正,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优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P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F121.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8
- 第1章 绪论18-2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8-21
- 1.1.1 选题背景18-19
- 1.1.2 研究意义19-21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21-22
- 1.2.1 研究思路21
- 1.2.2 研究方法21-22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22-25
- 1.3.1 研究内容22-24
- 1.3.2 结构安排24-25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25-27
- 1.4.1 创新点25-26
- 1.4.2 不足之处26-27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27-46
- 2.1 国外文献综述27-32
- 2.1.1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7-29
- 2.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29-30
- 2.1.3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30-32
- 2.2 国内文献综述32-44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32-38
- 2.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38-40
- 2.2.3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研究40-42
- 2.2.4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42-44
- 2.3 本章小结44-46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46-68
- 3.1 相关概念界定46-55
- 3.1.1 生产性服务业46-50
- 3.1.2 产业和产业结构50-51
- 3.1.3 产业结构优化51-55
- 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55-61
- 3.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55-58
- 3.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58-61
- 3.3 产业结构优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理论61-66
- 3.3.1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61-63
- 3.3.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63-66
- 3.4 本章小结66-68
-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68-107
- 4.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68-76
- 4.1.1 发展规模68-71
- 4.1.2 内部结构71-74
- 4.1.3 地区差异74-75
- 4.1.4 对外开放程度75-76
- 4.2 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76-94
- 4.2.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现状76-83
- 4.2.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现状83-94
- 4.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耦合现状分析94-105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94-95
- 4.3.2 耦合指标体系建立与权重确定95-98
- 4.3.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耦合协调分析98-105
- 4.4 本章小结105-107
-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路径分析107-135
- 5.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结构优化机理与路径分析107-110
- 5.1.1 生产性服务业拉动社会需求影响产业结构优化107-108
- 5.1.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108-110
- 5.2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测度110-121
- 5.2.1 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110-112
- 5.2.2 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方法选择112-114
- 5.2.3 省域产业结构优化测算114-121
- 5.3 生产性服务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路径实证分析121-133
- 5.3.1 中介效应模型121-122
- 5.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122-124
- 5.3.3 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检验124-127
- 5.3.4 实证结果及分析127-133
- 5.4 本章小结133-135
-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实证分析135-155
- 6.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实证分析135-142
- 6.1.1 模型介绍135-136
- 6.1.2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136-137
- 6.1.3 PVAR模型估计137-139
- 6.1.4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139-142
- 6.2 域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实证分析142-154
- 6.2.1 数据平稳性检验143-145
- 6.2.2 PVAR模型估计145-148
- 6.2.3 脉冲响应对比分析148-152
- 6.2.4 方差分解对比分析152-154
- 6.3 本章小结154-155
- 第7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问题及成因155-168
- 7.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问题155-159
- 7.1.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155-157
- 7.1.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存在问题157-159
- 7.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成因分析159-166
- 7.2.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59-164
- 7.2.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64-166
- 7.3 本章小结166-168
- 第8章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经验启示168-176
- 8.1 恰当定位政府与市场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168-170
- 8.2 集聚各种策略,加大生产性服务业投入170-172
- 8.3 抓住关键行业和领域,重点发展172-175
- 8.4 本章小结175-176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176-187
- 9.1 主要结论176-178
- 9.2 对策建议178-187
- 附录187-204
- 参考文献204-215
- 致谢215-21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情况216-217
本文编号:1119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11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