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收敛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收敛研究
【摘要】:缩小区域服务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服务业合作一直是大珠三角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而服务业发展收敛检验模型则是动态地评价服务业合作成效的关键工具。服务业发展收敛的内涵在于,区域内经济体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服务业落后地区的服务业增长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赶超服务业发达地区,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将逐步缩小。本文通过检验大珠三角服务业发展收敛水平,主要有三个研究目的:(1)探究区域内地区间服务业发展的差距及其变化趋势;(2)以此为依据,评价大珠三角服务业合作成效,总结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3)验证服务业发展收敛模型合理性,找到其形成的原因。本文以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为基础,结合服务业发展的特点,构建服务业发展收敛检验模型,用以检验大珠三角服务业发展收敛水平,尝试从崭新的视角定量地评价区域服务业合作的成效。研究发现:(1)2004年与2008年均存在收敛的特征,但2008年比2004年的收敛速度慢;(2)大珠三角服务业发展收敛具有明显的俱乐部趋同与行业差异性,因此全行业性和全域性将是未来大珠三角服务业合作的趋势;(3)服务业发展收敛检验模型结果具有合理性,而空间自相关、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则是服务业发展收敛的重要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2 李谷成;;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3 尹希果,陈刚,潘杨,付翔;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收敛[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4 洪国志;胡华颖;李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5 张伟丽;覃成林;李小建;;中国地市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兼与省份数据的比较[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6 徐鹏程;李冀;严汉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7 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8 葛梅;对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4年09期
9 刘书安;黄耀丽;李凡;李飞;;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赵伟;马瑞永;;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佩颖;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D];吉林大学;2013年
2 雷蕾;我国零售业增长效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顺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袁群华;CEPA架构下泛珠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与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王元忠;保税港区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岳玲玲;金融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陈明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程新华;大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朱旭珍;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8 沈鹏飞;基于产业升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9 李小红;零售业经营绩效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胡粤;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差距与收敛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41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14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