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业集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城镇化质量
【摘要】:自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城市病”、“农村空心化”以及“鬼城”等影响城镇化质量的问题,城镇化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与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为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众多的政策建议,其中提升服务业集聚水平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安徽省也是如此。回顾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深入阐明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效应的成因及表现,分析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机制:城市分工导致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产生,通过分工,生产效率提高,厂商利润率提升,集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聚集,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导致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产生,消费、投资进一步增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质城镇化水平提高;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引导着城市投资方向的转变,由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转向清洁、污染少的服务业,城市环境得以改善,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公共服务与城市治安领域带来了挑战,促使政府加大调控与治理力度,使得城市治理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精神城镇化水平提升,从而最终推动城镇化质量提高。依据影响机制提出安徽省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均具有正向影响的假设。构建安徽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加以测度,得出安徽省城镇化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的结论。利用区位熵对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指数进行测度,得出服务业集聚水平存在行业和区域差异、服务业集聚度高的城市,城镇化质量也较高的结论。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变式测算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系数。通过构建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计量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城镇化质量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样化集聚的作用大于专业化集聚,从而证实假设的成立。因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推动服务业集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引导区域合理分工,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发挥政府调控功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19;F299.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绪民;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2 陈玉梅;小城镇功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3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4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5 柯元;对老区实施小城镇战略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0年12期
6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7 孔令德;;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J];今日海南;2000年11期
8 陈东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9 李爱民,魏建春;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1年11期
10 白国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特征与趋向分析[J];岭南学刊;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弓;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6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8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贾林瑞;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张丽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凯敏;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0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5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