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多维考量与困境摆脱
发布时间:2017-12-16 16:12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的多维考量与困境摆脱
【摘要】: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总量逐渐增大,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但与我国工业增速和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较为滞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源于有效需求不足、供给失衡、信息化不足和研发投入少、对外开放度低以及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从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发展、优化推进重点区域布局、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实施需求创新工程、实施供给创新工程、实施信息化创新工程、实施制度环境创新工程等方面着手。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重冲击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6BJY088)
【分类号】:F719
【正文快照】: 生产服务通过“分工专业化”和“产业融合”路径提高生产率和培育新业态,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存在明显滞后。关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原因,已有文献从中间需求不足(杨玉英,2010;谭洪波、郑江淮,,
本文编号:1296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29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