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KIBS集聚、区域创新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

发布时间:2018-01-13 04:32

  本文关键词:KIBS集聚、区域创新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 出处:《系统工程》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KIBS集聚 区域创新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


【摘要】:建立了以人力资本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推动作用以及潜在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推动作用受限于一定的人力资本水平;然而在城市空间集聚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然表现出显著的创新促进作用,但基于人力资本门槛的结构变动依然存在。本研究拓展了传统的知识生产函数并考虑了区域间人力资本的异质性。
[Abstract]:A non-dynamic 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with human capital level as threshold variable is established.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nnovation promotion and the potential human capital threshold effect of the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 innovation promotion function of our country's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is limited by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Howev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However, the structural changes based on the threshold of human capital still exist. This study extends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heterogeneity of human capital between reg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22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078)
【分类号】:F726.9;F249.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当众多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制造业范畴时,服务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学者们所忽视。直到Barras,Gershuny和Mi-les等先驱性作品的陆续出现,服务业才逐渐引起许多创新研究者的注意力[1-3]。进入90年代以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亚星;曲泉儒;;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信用环境的门槛效应[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2 王耀中;王记志;;中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发展互动关系——基于三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2年08期

3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江珂;卢现祥;;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07期

5 魏守华;;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近期中国创新能力演变的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7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正华;李明亮;;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范丽娜;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洪琳琳;黄良文;;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4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5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6 师萍;韩先锋;;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趋同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7 吉生保;周小柯;;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研究——基于HMB生产率指数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8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9 贺京同;高林;;企业所有权、创新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10 田园;;重庆与上海工业投资结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承亮;许为民;;技术外部性下创新补贴最优方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王琳;魏江;胡胜蓉;;服务创新分类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伟民;;第四十章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马乐;孙丽文;;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协调性分析——以河北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李辉;朱承亮;岳宏志;;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盛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区位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龙塾;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赵威;客户与企业互动对定制化KIBS服务开发模糊前端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钟潇洁;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势力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守华;姜宁;吴贵生;;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2 熊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评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3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4 宋瑛;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1期

5 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2期

6 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5期

7 许士春;;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基于“波特假说”的质疑[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8 康志勇;张杰;;制度缺失、行为扭曲与我国出口贸易的扩张——来自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10期

9 高彤;杨姝影;;国际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环境保护;2006年19期

10 黄菁;赖明勇;王华;;FDI在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峰;;工资差异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199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陈武;王学军;;基于CSM的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3 陈武;何庆丰;王学军;;基于智力资本的三维协同区域创新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2期

4 谢圣赞;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J];天府新论;2002年05期

5 徐晖;许敏;谢建辉;刘莹;;华东地区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基于2009年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6 陈武;王学军;;我国智力资本及其创新能力评估——基于2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5期

7 姜庆余;;利用全球人才资源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J];党建研究;2006年06期

8 陈全明;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6期

9 郭广银;过利平;苗成斌;;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区域创新发展[J];求是;2010年12期

10 刘松汉;;国际视野下的人才战略[J];群众;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全明;陈芳;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郁芬 任松筠;江苏以“第一资源”构筑未来优势[N];新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左朝胜;人才云集 创新给力[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黄惠民;细化需求研究 提升人才短板[N];组织人事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闫拥洲;院士专家浙江传经送宝[N];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人才助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关键是落实好人才规划纲要[N];新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任意;苏浙沪:构建人才高地 加速经济转型[N];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郁芬;让人才成为江苏最重要的品牌[N];新华日报;2010年

9 郭广银 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南京大学教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陈静 整理;人才问题是未来发展的引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郭奔胜 刘巍巍;江苏“第一资源”引领经济转型升级[N];江苏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润润;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汪宝进;科技人力资源分布密度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赵捷;二元经济视角下FDI、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创新能力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周翠红;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晓蕴;陕西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王平;舟山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支撑问题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7 熊雅莉;区域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3年

8 韩来进;新疆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杨元才;晋江市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7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417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