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创新 动力机制 AHP 出处:《商业时代》2012年3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有着重要的互补作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探讨之后,总结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五大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细化。随后构建评价体系,利用AHP对要素进行评价,发现五大要素中的竞争能力及政府支持在宏观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有重要影响。在操作层面,发现创新能力、战略引导、专业人才技能、服务质量、销售能力处在前五位。最后,从产业集聚、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塑造服务品牌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创新有指导意义。
[Abstract]:Producer services play an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role in other industries. After discuss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ive factors that affect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fines these factors, and then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AHP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ive elements an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t the macro level.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the ability to find innovation, strategic guidance,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skills. Service quality and sales ability are among the top five. Finally,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training specialized talents, and shaping service brands, It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原毅军;刘浩;;隐性知识转移的创新扩散效应——基于服务创新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2 孙颖;陈通;毛维;;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过程的关键影响要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3 辛枫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谷再秋;于福;;物流企业客户服务创新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年15期
5 梁光雁;徐明;;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的动力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乐乐;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化发展及合作服务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永泰;刘刚;;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需求关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当代财经;2011年02期
2 林小平;;物流公司的客户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21期
3 丁伟;龙凤珍;曹兴;;联合运输方式物流货物运输成本计算及控制研究——以水铁联运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4 谷再秋;;基于CRM的速递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0年03期
5 龙继林;刘光才;;我国航空公司服务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11期
6 申静;张梦雅;;服务创新评价研究的现状、特点与未来[J];情报科学;2012年02期
7 谷再秋;;物流企业客户保持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6期
8 谷再秋;;电子商务下我国速递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1期
9 龙继林;刘光才;;对我国航空运输服务创新的探讨[J];企业经济;2012年07期
10 刘丹;;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辛枫冬;网络关系对知识型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孙颖;低信任下企业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晶敏;知识价值链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军;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创新生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周国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辉;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崔晓蕊;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及产业空间分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金梅;生产性服务业定义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4 刘威;重庆两江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磊;辽宁省服务创新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夏燕梅;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化测度及其动力机制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知识型服务业怎样统计[J];北京统计;2002年07期
2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3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4 侯学钢,宁越敏;上海市办公楼(区)迈向21世纪发展的规划设想[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5期
5 王晓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6 刘顺忠;王影;杨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与竞争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杨开忠;北京经济基础的基本特点与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1997年06期
8 阎小培,许学强;广州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的变化分析——兼释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9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田贵明;港口型 国际化 大都市 天津:离目标究竟有多远?[J];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曙华;沈玉芳;;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7年01期
2 高素香;;资源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评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16期
3 孙永波;于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潘建国;;广州服务业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5 冯洁;;服务业呼唤商业模式创新——访“浙江省商业模式创新案例”课题组专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J];浙江经济;2011年11期
6 王成亮;丁晓东;;生产性服务组织模式与价值网络运行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9期
7 牛艳华;;国际商务服务业发展特点及经验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9期
8 蒋志辉;马爱艳;;兵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动力机制与制度环境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12期
9 方光罗;;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吕韬;曹有挥;陈雯;吴威;;区域服务业时空演化的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广;;中国服务创新障碍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满莉;;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玉川;;服务科学、服务创新与服务经济统计的发展[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殷莉;;生产性服务业:新一轮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6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鹤春;张怀野;;推进沈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对策构建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第六章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10 于琨;张展;李怀忠;;生产性服务业与辽宁生态省建设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欣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张晶敏;知识价值链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辛枫冬;网络关系对知识型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舒伯阳;基于盈利成长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露璐;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银莲;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若干模式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姜炎鹏;我国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和布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山静静;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俊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让淑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8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50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