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转型的效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18:46

  本文选题:生产者服务业 + 中国制造 ; 参考:《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中国制造"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与进步后,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生产的商品遍布各地。面对国内、外新形势,"中国制造"在赢得微薄利润的同时,也承受着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低技术的制约,并不断遭受来自国际市场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调查以及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压力。若"中国制造"能够有效融合生产者服务业提供的高智商中间产品,是有利于改变我国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顺利转型、升级的目的。本文基于"中国制造"的现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的效用先呈下降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期后逐渐转降为升,开始向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提出为更好地实现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制造"转型效用的发挥,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是一条有效途径,并提议政府应对新兴服务型制造业给予相应的重视与支持。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 Made in China " , China has become a " world factory " , and the commodities produced are all over the country . In the face of domestic and external new situation , " Made in China " has been restricted by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 high pollution , low profit and low technology .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资助(2010CXYB12) 上海市教委“开放经济下上海生产者服务业、劳动效率、贸易竞争力研究”的资助(12YS015) “低碳经济下提升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1CJY045)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测度与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70803031)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严任远;;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浙江宁波的实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2 陶明;邓竞魁;;新兴市场服务贸易比较研究——以“金砖四国”为研究对象[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3期

3 杨玲;郭羽诞;;中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国际贸易关联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0年04期

4 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5 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6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7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梁平;梁彭勇;;中国入境旅游与服务业发展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潘海岚;;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变迁及效应评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陈婷;苏秦;尹琳琳;;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8期

6 王德章;;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构建和谐社会:以黑龙江省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7 王凌;孙林岩;冯泰文;;服务型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8 刘园园;苏秦;陈婷;;陕西省服务业内部结构效益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9 封思贤;徐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10 喻美辞;;发展生产性服务与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羌建新;;以公共服务采购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3 王时芬;;汇率和利润率的滞后效应及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基于美国对日本服务业跨国投资的实证研究[A];首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暨《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徐宏毅;聂鹏;赵迎红;;服务企业运作管理理论框架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治国;宋小宁;;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管理支持系统[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spired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ICBSSP 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龙跃;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服务博弈及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刘婷;服务业跨国公司网络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林红;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曹红阳;中国的世界城市发展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丁永健;基于纵向关联的产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荣;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运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杜申强;影响中国地域间生产性服务业差异的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许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苏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9 罗顺风;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马世跃;基于价值链的包铝集团生产性服务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鹏飞;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假设与验证[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2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3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4 韶泽,,婧峗;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J];财贸经济;1996年11期

5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6 方春子,周金城;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8 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2期

9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10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培铮;郑红;;试论中国家电业转型之路[J];科技与企业;2010年12期

2 龙标松;;坚守“中国制造”[J];民族论坛;2011年13期

3 张丽平;;“中国制造”的形象公关[J];公关世界;2010年01期

4 赖剑华;曹艳锋;捷鹏;文道;;2010“中国制造”淬炼创新力量[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5 宫春子;;数说“中国制造”中国贵[J];中国统计;2011年07期

6 ;重塑海外形象“中国制造”正向产业链高端迈进[J];华人世界;2011年06期

7 王娜;;F1赛事助力“中国制造”[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8 张魁兴;;世界杯的“中国制造”是个悲怆符号[J];中国商界;2006年08期

9 ;“现代营销之父”来苏论“中国制造”[J];中国机电工业;2011年07期

10 王填;;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峰;;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2 袁艳;;试论1958年委内瑞拉的政治民主化转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徐丽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几个观念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帆;;现代政治文明建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转型——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该向何处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郭素君;;由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产业转型[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俞志华;温树伟;;论WTO+网络环境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两个转型[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晓明;;论现代农业发展中公共支出的转型[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建屏;金华;;外文期刊建设的转型与对策[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韩景;;中国保税区功能演化和空间模式转变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清启;中国制造应转型“中国创造”[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从“大朗制造”到“中国制造”距离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04年

3 多淑杰;创新型中山需依靠生产者服务业[N];中山日报;2009年

4 大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收购”[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华斌 实习记者 王英;“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6 刘丽;中国制造首次以技术胜出[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7 崔连德;“中国制造”与国际标准[N];中国交通报;2005年

8 马婧婧;谁动了“中国制造”[N];中国企业报;2005年

9 马婧婧;谁动了“中国制造”[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汪维钢;“中国制造”面临三大困局[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2 孔洪刚;执政党理念下新闻媒体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6年

3 阮宗泽;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东亚安全[D];外交学院;2005年

4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10 王存福;德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民主党转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增加;论中国近代哲学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D];延边大学;2004年

2 李坚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儿童文学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兵帅;现代公民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巴必奇·马尔科;塞尔维亚新闻业的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明霞;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经济体制转型的历程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温国承;厦门象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席珊珊;教师权力转型[D];河南大学;2009年

8 阎秀芝;关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9 张丽;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方向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俞红政;嘉兴经济开发区转型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55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55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