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创新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述评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8-04-18 13:29

  本文选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创新特性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2期


【摘要】:在高度全球化、国际化的经济环境背景下,高效地创造、传播及应用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企业获取竞争力的最本质的要求。在这种趋势发展下,知识越来越成为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要素,则服务业的重要分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创新角度梳理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创新特性及其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创新驱动力、创新障碍这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Abstract]:At the height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efficient cre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is a country or an enterprise to obtain competitiveness most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this trend, knowledge has become the core ele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knowledge intensive the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ole in the innovation system, the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of these four aspects, and based on the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基金】:云南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加快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SYSX201005),项目主持人:段万春教授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春艳;刘力臻;;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1期

2 蔺雷,吴贵生;KIBS在创新中的作用[J];科学学研究;2003年S1期

3 刘顺忠;景丽芳;荣丽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政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4期

4 熊励;孙友霞;刘文;李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5 金雪军,毛捷,潘海波;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问题探析[J];软科学;2002年03期

6 胡松;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和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1期

7 纪圣森;;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的研究现状与评述[J];引进与咨询;2006年12期

8 魏江;陶颜;王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可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高娟;创新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与政策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芦云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动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凌;潘锦云;;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3 陈波,侯永志;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傅正华;李明亮;;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赵勤;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对黑龙江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6 吴涛;李姗姗;;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冯俊;张运来;崔正;;服务概念的多层次理解[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曲立;聂喜荣;;北京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余宙婷;舒华英;;营销视角下服务分类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薇;;服务经济与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朱黎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经济评价成本-收益分析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谭振;;以系统的观点看待经管系实训课的组织——以企业管理模拟沙盘的实训为个案[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4 杨淑华;陆丽芳;;论外资经济与服务业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周勇;;五、比较优势战略下我国国有服务企业可能面临的创新风险[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周婷;;现代服务产业及其政策创新[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辉煌;张可方;;知识型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生延超;;技术联盟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生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坤荣;蒋锐;;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琳;魏江;胡胜蓉;;服务创新分类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4 韦铁;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模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李霞;基于知识视角的服务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召山;大众休闲品牌服装服务质量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艳;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健;大连市工商局保税区分局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湘博;论服务业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分而治之[D];湘潭大学;2010年

5 盛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区位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龙塾;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陈妍;宝格丽商业(南京)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建敏;任荣明;;从成功案例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类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何德旭;王朝阳;;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3 刘海波;技术经营:一种新兴的创新模式[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4 李良,陈晓红;外资银行的专利壁垒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专利战略[J];金融论坛;2004年04期

5 陈涛;简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服务文化[J];金融论坛;2005年06期

6 吴海涛,吴晶晶,赵夏;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科技设施[J];城市问题;2000年02期

7 任志刚,陈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析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4年09期

8 张文忠;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9年03期

9 李京;全球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相关的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01期

10 胡景岩;;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牟明善;[N];济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惠;台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环境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朱红梅;基于产业集群的温州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钟宪文;定制化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过程与客户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袁立宏;基于界面分析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树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成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景;杜祖基;曾国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香港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J];科学学研究;2006年05期

2 赵炎;王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群创新及创新系统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4期

3 熊励;孙友霞;刘文;李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4 刘顺忠;对创新系统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3期

5 申静,王腊梅;试探国外服务创新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情报杂志;2004年08期

6 后锐,张毕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中小民营制造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5期

7 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功能论:集群创新过程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6年03期

8 彭颢舒;叶小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要素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06年10期

9 胡安安;黄丽华;;浅谈信息技术(IT)在服务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6期

10 陈莞;谢富纪;;基于大都市圈创新体系视角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功能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新章;;构建上海金融创新系统的理论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罗伟;;知识系统与创新系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徐四海;;略论成人高等教育创新系统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顺忠;;我国服务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金振蓉;;科技创新需要科学与非科学因素共同支撑专家呼吁建设生态创新系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4:科技创新——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C];2007年

8 郭丕斌;王其文;;高新区多层次创新系统模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刘钢;刘顺忠;;我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特征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云宏;李文博;曲亮;;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复杂性涌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栾静;把创新系统化[N];四川日报;2000年

2 记者 曹丙利 徐玢;中国的创新系统需要合理分工[N];科技日报;2011年

3 ;创新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11年

4 余晓洁;我国纳米创新系统互动关系内在动力不足[N];中国质量报;2011年

5 SAP中国研究院总裁 芮祥麟;开放创新系统加速中国经济体转型[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6 ;国外学术界聚焦区域创新系统[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金振蓉;科技创新需要科学与非科学因素共同支撑[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雷宾建;齐鲁银行携神州数码创新系统 金融融合IT满足多元化需求[N];通信信息报;2009年

9 郭哲;纵览国家创新系统[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邱竟;关注包装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N];中国包装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美霞;基于行政区划的省级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陈蕾;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怡;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彬;企业创新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张治河;面向“中国光谷”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张乃平;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牛旭东;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9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张东风;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娟;创新视角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与政策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媛;提升青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公共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荣丽敏;知识密集型新服务开发活动的外部环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可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谢宏;基于创新系统资源调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6 廖兰芳;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供应链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穆瑞杰;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王素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周青;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区域产业创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丁蕊;高校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68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68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