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视阈下科技中介机构的功能分析
本文选题:文化 + 科技 ; 参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文化科技融合的重要实现载体是文化科技创新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本质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融合,综合了技术的创新性与文化的社会性,涉及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部五个方面,即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推动文化科技融合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我国科技中介服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经过近30年的努力,但从实际功能和效果看,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需要在进一步梳理功能的基础上、加快机构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Abstract]: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ssence of this system is the fusion of humanistic culture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ulture, which integrates th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he sociality of culture, and involves all five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amely, the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National defense innovation syste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servic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service of our country began in the 1980s, although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hard work, but from the actual function and the effe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combed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 We will speed up institutional building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system.
【作者单位】: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分类号】:F276.44;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薛强;;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2年03期
2 薛强;赵静;;从工业分包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创新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3期
3 薛强;赵静;;基于培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视角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闫平;;文化中介:文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习;2008年06期
5 赵晓红;;云南省文化产业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罗加环;刘登玲;胡文娅;;输血与造血并行——浅议政府有效规制下我国文化中介机构自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1期
7 薛强;赵静;;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基于“重点省行动”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月;;简析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2 庄志彬;林子华;;关于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特色培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薛强;赵静;;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不同地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实力的综合评价[J];东方论坛;2013年03期
4 薛强;赵静;;区域创新体系视阈下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赵静;薛强;;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网络构建模式研究——基于创新驱动和社会网络的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薛强;赵静;;不同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赵静;薛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动力机制的比较研究——兼论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路径[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姜建蓉;;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年01期
9 郭如海;;浅谈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服务能力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2年12期
10 薛强;赵静;;基于培育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视角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功能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向司林;武汉城市圈电视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杉;影视经纪公司运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恒光;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支撑——中介组织[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2 胡攀;;我国文化中介机构刍议[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竺坚;;加快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J];安徽科技;2012年01期
4 刘宝铭,李树和;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构建的原则、保证措施与推进计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陆璐;文化经纪人前途宽广势头强劲——上海创星文化经纪公司总裁王静[J];经纪人;2003年03期
6 赵广华;;基于产业集群品牌提升的中介组织服务创新[J];经济纵横;2008年12期
7 薛强;;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2年03期
8 薛强;赵静;;从工业分包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创新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3期
9 吴逢阳;罗英;钟臻;胡良红;张青;;关于加快我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广场;2010年04期
10 夏来保;孟祥芳;;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的中介机构服务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天荣;;传统产业集群中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动力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儒忠;;再创辉煌——纪念文化科技30周年[J];艺术科技;2008年04期
2 浦新;;努力打造中国的“动漫谷”——访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力强[J];浦东开发;2007年07期
3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省肥西县举行[J];科学养鱼;2009年01期
4 ;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J];今日农村;2002年01期
5 ;湖北南漳县“科技文化屋”建设值得借鉴[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5期
6 鲁遇;;“我们在硅谷里搞文化”——透视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J];长三角;2005年06期
7 郭昌盛;;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被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J];科协论坛;2006年01期
8 邹艳芬,孟力强;连云港市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协调发展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9 林儒忠;再接再厉 再创辉煌[J];艺术科技;2002年04期
10 ;文化科技“十五”(2001-2005)发展规划[J];艺术科技;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运龙;;现代中国文化和科技是中西文化科技交融的结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2 ;保护性开发,合理性利用,拓展性创新——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关于丹阳齐梁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构想与实施[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林正秋;倪焕真;;走在世界前列的宋文化——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索[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崔京浩;;序[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5 王茂林;;加强区域一体化 应对经济全球化[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6 戴中义;;营造人才工程 吸引高素质人才[A];首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魏双凤;;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模式——当地政府+公司+科技+农户+基地[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孙首群;;机械发展史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和体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 教学史志)[C];1995年
9 王金榜;;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10 郝企信;;面对WTO,政府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角色[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惠铭 张辉 陈志奎;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在丹阳揭牌[N];镇江日报;2009年
2 吴孟丽;童祖发;李萍;昨日乡镇档案室 今天文化科技屋[N];中国档案报;2004年
3 记者 辛向东 陈耀;全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活动在宾川启动[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通讯员 康国臣;文化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惠农家[N];四平日报;2007年
6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 于平;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科技自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梅;齐心协力为“三农”[N];陕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耀 朱蕾;全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活动在永平县启动[N];大理日报(汉);2011年
9 记者 付毅飞;首都高校举办文化科技节[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张怡恒;赣榆依托中心户传播科技[N];连云港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倩;世界城市的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及对北京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屈伸;陕西黄土居住文化的再生与保护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3 张文斌;关于西安贝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探索[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4 姜宁宁;基于价值链角度的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宇阳;我国“三农”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常国芳;中美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姜曙;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巫勇;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城市设计策略[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武鹏;城市广场营造中的地域文化载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吴潇湘;晋唐时期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公元265年~907年)[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796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79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