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内地与香港 + 服务业 ; 参考:《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1999~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内地与香港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地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多数年份超过0.75,以MIIT指数衡量的两地服务贸易的增长总体上是产业内贸易型的。分部门看,"其他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保险服务"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但"金融服务"、"商贸服务"产业内贸易水平低;大部分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CEPA签订后有明显上升。运输、保险、其他服务的增长是产业内贸易型的;旅游部门有点特殊,其MIIT指数与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不相关,说明CEPA签署对两地旅游业的影响不对等,香港方面受益更多。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服务业规模经济以及货物贸易与两地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正相关;两地服务部门FDI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与两地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99 to 2010,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level, structure,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exceeds 0.75 in most years, and the growth of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the two places, measured by MIIT index, is generally intra-industry trade. By sector, "other services", "transport services", "tourism services", "insurance services" intra-industry trade level is higher, but "financial services", "trade services" intra-industry trade level is low;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most services sectors rose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signing of CEPA. The growth of transport, insurance and other services is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he tourism sector is a bit special. Its MIIT index is not related to the average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indicating that the impact of the CEPA signing on tourism between the two places is not equal, and that Hong Kong has benefited more. The difference of per capita income, the scale economy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trade of good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he service sector, and the FDI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the two services sector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the service sector of the two places.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批准号:12YJAGAT0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BJY009)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专任教师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支持
【分类号】:F727;F72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程大中;;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2 陈飞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J];经济研究;1991年10期
3 张月友;杨林军;刘昊;谭洪波;;中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0期
4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威;陈继勇;;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其调整[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2 陈丽丽;龚静;;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3 莫莎;刘朝霞;;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4 刘翠翠;夏蕾;;国内收入差距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5 陈秀莲;;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互补性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6 包艳;;俄罗斯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年02期
7 欧阳青东;陈雨花;;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10期
8 陈丹宇;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7期
9 张彬;孙孟;;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2007年进出口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5期
10 杜莉;谢皓;;美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欧阳青东;陈雨花;;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2 吴意云;朱希伟;;接入效应、市场分割与商品交易市场发展[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3 陈汉林;郑云;;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Assem Reda Abu Hatab;埃及农业出口影响因素及出口中国市场潜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蒋庚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晶;产业内垂直分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高爱芳;中国林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万兆泉;中美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成本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晓燕;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清;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佩佩;中日工业制成品产业贸易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高菲;中日电子信息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韩锴;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婷婷;新新贸易理论及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娜拉(Mijiddorj Narandolgor);蒙中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夏琦;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梅;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及其原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宏波;;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2007年07期
2 姜颖;;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胡颖;韩立岩;;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11期
4 程大中;;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5 罗双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求索;2005年06期
6 陈秀莲;;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区域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7 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22期
8 杨正位;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J];中国金融;2005年1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玉华 ,刘春香;我国农业的产业内贸易[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2 陈迅,李维;产业内贸易的计量[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3 张小蒂,郭爱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4 莫理宁;;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杨晋丽;谭建新;;云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6 黄卫平;韩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J];财贸经济;2006年04期
7 李汉君;;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8 刘晓玲;;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6年22期
9 杨丽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量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10 成祖松;;关于我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汉林;郑云;;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4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7 李世杰;李凯;梅丽;;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9 吕国钧;;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易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9年
3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4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5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潘文卿;中国农业竞争优势大盘点[N];中国信息报;2000年
6 ;贸易模式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取向[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潘文卿(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发展要实施比较优势[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8 李玉举;澳大利亚:理想的贸易伙伴[N];国际商报;2004年
9 陈峰;建立大企业间战略联盟[N];民营经济报;2005年
10 姚海天;变动的“雁行”:中日经济再定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征;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演进机制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鹏;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章丽群;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与利益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培飞;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2 邹雯;中欧产业内贸易研究:1999-2006[D];山东大学;2009年
3 周颖;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赵金晓;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娜拉(Mijiddorj Narandolgor);蒙中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姚均芳;中国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尹敏;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袁涛;中印产业内贸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石静;中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海霞;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3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86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