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家庭服务业中存在“吉芬行为”吗——来自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证据

发布时间:2018-05-17 05:36

  本文选题:吉芬行为 + 家庭服务业 ; 参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摘要】:吉芬商品源于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土豆市场规律的特殊认识,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其销量呈现正向关系。目前,学界突破了对上述吉芬商品的认识,一些学者用吉芬行为来替代之。迄今为止,学界对吉芬行为的探讨就未中断过,其关键在于缺少现实中存在性的证据。由此,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以北京市消费者的家庭服务雇用行为为例,对吉芬行为存在性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当额外工作时间比率位于0.1~0.3之间时,消费者对家庭服务人员雇用时间会随雇用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即存在着吉芬行为。最后,为了规避家庭服务业中存在的"吉芬陷阱",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Giffin's commodity originated from the special understanding of Irish potato market law by British economist Robert Giffin, which shows that the price of goods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its sales.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world has broken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Jifen commodity understanding, some scholars use the Gifen behavior to replace it. So far,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Giffin's behavior has not stopped, the key lies in the lack of evidence of existence in realit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Giffin's behavior by taking the domestic service employment behavior of Beijing consumers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ratio of extra working hours is between 0.1 and 0.3, the employment time of domestic service work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mployment price. Finally, in order to avoid the "Jifen trap" existing in the family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52)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NXJ020)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0004110001) 广义虚拟经济技术研究专项资助项目(GX2011-1007(Y))
【分类号】:F719;F2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尹华;吉芬物品存在的可能性探析[J];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云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黄寅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比较——以斯密悖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3 毛景立,梁工谦,李鸣;军用航空动力采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4年02期

4 李淑霞;政府环境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何琳,廖东声;从非对称性理论分析吉芬商品[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汪本强,江可申;浅论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之“悖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阮青松,周隆斌,苟开红;企业实施掠夺性定价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8 方华;李志;;再论需求定律[J];商业经济;2010年04期

9 卢周来;;合作博弈框架下企业内部权力的分配[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10 刘洪宇,唐亚武 ,刘天佐 ,邱德 ,胡海坤;试论地方高校财政拨款体制的多元化结构[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越;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徐充;中国经济转型期城镇贫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赵新顺;行为理性偏误与投资者生存投资决策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颜廷武;中西部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农村反贫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康蓉;旅游卫星账户与中国旅游经济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侯桂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健;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钟宏;我国杀毒软件企业掠夺性定价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玉倩;山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袁玮志;寡头垄断企业限制性定价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焦红云;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与陕西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杨旺杰;校长的道德领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春华;农村扶贫资金投向及实施项目的效果和影响的实证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郭敏;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吴婷;中国电力行业职工收入过高问题的辩证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冰;教育的消费性价值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龙;许箫迪;;房地产市场广义虚拟财富效应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2 王子龙;苏州;;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谷继建;;城市住房与“吉芬商品”关联破解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9期

4 方志耕;郭本海;张一帆;袁潮清;;股票市场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5 蔡立雄;何炼成;;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分析——兼论房地产市场的吉芬商品现象[J];经济评论;2006年05期

6 夏骋翔;李克娟;;城镇居民饮用水资源需求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7 任军营;李生道;;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浅析吉芬商品——以食盐抢购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8 王莉;商品需求量变动中的Hicks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9 ;商品房&吉芬商品[J];北京房地产;2005年12期

10 王得新;;中国商品房产需求曲线探析——兼论商品房的属性[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敏;我市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N];安阳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杜静 通讯员 陈文德 张喜忠;财税优惠引导,家庭服务业释放上千万个就业岗位[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奇;全省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在匀召开[N];黔南日报;2011年

4 记者 荣丽君;今年4大重点措施促就业[N];西宁晚报;2011年

5 记者 张乔普;我市出台家庭服务业促进意见[N];郑州日报;2011年

6 王宏新;商品房是吉芬商品吗?[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邵轩岚;需求下降缘何房价反涨?[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茹冰;本市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36万[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9 王宏新;房价与需求双高双升 根源在土地制度瓶颈[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张耀昆;让住房回归消费属性[N];金融时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薛蕾;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唐自元;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实证分析与消费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孟杰;吉林省社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0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900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