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RF-DEA方法的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研究
本文选题:软件外包 + 因子分析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2年22期
【摘要】: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承接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软件外包实力。文章在对因子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联合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合使用的方法,用因子得分作为数据包络分析的投入值,依此计算投入产出效率,改进了传统数据包络分析的缺陷。并据此方法对我国14个参与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承接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寻找出高效运作的标杆城市,为无效率的承接地提出改进意见。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to undertake citie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prov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ctor analysis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and data envelope analysis, and uses factor score as the input value of data envelope analysis. Based on this,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is calculated and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data envelope analysis are improved.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14 major undertaking cities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 in China is evaluated, and a benchmark city with high efficiency is found,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inefficient undertaking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BGL097)
【分类号】:F224;F719;F426.6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占新,唐焕文;关于DEA有效性在数据变换下的不变性[J];系统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瑜;王建明;陈红喜;;长三角地区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2 丁岳维;常连玉;;质量成本定量测算方法介绍[J];财会月刊;2007年05期
3 李林;朱淑芳;;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4期
4 马占新,,唐焕文;DEA有效单元的特征及SEA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冯达;黄华明;张毅;任锐;;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01期
6 吉阿兵,朱道立;基于极效率DEA模型的港口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7 窦艳;师萍;;基于DEA的企业R&D投入绩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8 杨敏;王炜;陈学武;李文勇;;基于DEA/AHP方法的大运量快速交通方式选择决策[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7期
9 莫海波;徐维祥;;DEA/AHP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10 陈敬武;李雅;袁志学;高敏;;基于DEA模型的天津市公路网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建新;林爱文;;基于DEA方法的农用地生产效率评价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杨学津;;山东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熊梅;;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倩伟;贵斌威;;我国各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琛;何琬;程六满;;基于AHP/DEA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初探[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海;决策单元效率与规模收益的进一步探讨[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彭煜;基于多目标规划的DEA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于冬;面向数字城市的复杂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陶晓燕;海滨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杨锋;含有多个子系统的决策单元的DEA效率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顾洪梅;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测试与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翟华明;企业信息化和谐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王承文;现代造船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杨励雅;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忠志;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监测预警的模型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林春回;中国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3 刘大为;陕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4 孙红燕;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DEA方法在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5 康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基金绩效评价[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苏美红;DMU选择分类和有效DMU再排序的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5年
7 布慧敏;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估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朱荣胜;趋势包络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海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吕喜明;基于C~2WH模型的样本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贾建莉;刘西林;费亚军;;区域软件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05年06期
2 姜凌;文俊伟;夏奇峰;;软件外包与软件产业的发展——基于中印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3 张云川,蔡淑琴;离岸外包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3期
4 岳明;用DEA方法确定生产函数[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0年04期
5 李纪选,唐焕文,李克秋;用DEA方法确定生产函数的一点注记及决策单元DEA有效的条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歌;中印软件外包服务发展模式对比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有世;刘旭;;基于SE-DEA的软件外包承接城市效率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7期
2 冀勇庆;;软件外包业刮起并购风[J];IT经理世界;2006年05期
3 赵桂玉;;中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的障碍及解决措施[J];现代企业;2006年06期
4 鲁鲁;;管理障碍挑战中国软件外包发展[J];中国商贸;2007年07期
5 闫辉;;寻找适合的软件自强道路[J];程序员;2006年08期
6 倪燕;;软件外包要创国际品牌[J];软件世界;2006年19期
7 李昆;;软件外包需四轮驱动加速[J];每周电脑报;2007年26期
8 颖一;;印度软件外包的生存路径 扁平世界里的赢家[J];英才;2008年12期
9 李景霞;;对日软件外包企业的发展思考[J];国际市场;2009年09期
10 ;中望给AT&T软件外包[J];每周电脑报;2000年4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琳;王慧芳;;基于情感语义的图像检索系统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汪卫星;叶刘琴;;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3 孙赢;尚鲜连;王芳;;高职软件外包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构建[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曲刚;李伯森;;软件外包项目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承接方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肖健;梁立;杨丽芳;;广西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晓华;;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外包服务商的综合评价模型[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猛;;软件外包的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对策[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占乐;;地图信息传输过程及传输效率因子分析[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杭生;张小溪;;中国与印度软件业发展比较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兰兰;;试论对日软件外包测试管理方法在国内软件项目中的应用[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栾;我国将出现超大型软件外包企业[N];国际商报;2007年
2 实习记者 李卓;软件外包 “中国模式”浮出[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侯继勇;“反经济周期”出击 大连软件日本建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毛文;金融危机重塑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格局[N];国际商报;2008年
5 记者 王晓晴;深圳软件外包可西进欧洲[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博彦科技董事长兼CEO 王斌;金融危机重塑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格局[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7 ;2006年8月大连软件外包基地授牌 外包产业服务全球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8 郭莹;软件外包的关键是规模[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吴佳学;润和的商业秘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N];江苏科技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叶勇;中国软件外包迎来发展良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愚;软件外包接包商绩效的影响因素[D];复旦大学;2010年
2 张笑楠;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徐群;基于软件外包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韩斌;基于数据挖掘的信息融合理论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6 刘直芳;人脸检测和识别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徐斌;支持异地协同遗留系统再工程的软件工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谢梅隆;狭义项目群管理分析及其在软件外包企业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郭岩;网络日志中用户兴趣的挖掘及利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4年
10 王婷;业务流程再造支撑体系及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臻;南京市软件外包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D];江苏大学;2010年
2 杨蕊;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对日软件外包项目管理系统[D];天津大学;2010年
3 夏冰;软件外包中的著作权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高惠萍;某企业软件外包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昱含;中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朱锦宁;电信企业网管软件外包项目风险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李伯森;基于交互记忆的软件外包知识转移与绩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晓敏;对日软件外包项目规模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学冬;CS公司承接欧美离岸软件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丁健;HQ公司软件外包承接业务竞争战略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7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977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