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基于主体弱势化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5 09:29

  本文选题:主体弱势化 + 民办养老机构 ; 参考:《中州学刊》2013年05期


【摘要】:主体弱势化是指当前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力量大多为小微企业主和普通民众,相当一部分为下岗工人,创办养老机构多以谋生为目的,他们文化程度较低,进入之初几乎没有养老服务经验,掌握政策有限,资金规模小,主要靠长时间超强度劳动维持机构运营,相对于国办养老机构以及其他新兴行业,处于弱势状态。这是当前民办养老机构的特质。弱势化主体谋利求生的主观愿望和国家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形成冲突,由此扭曲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最终损害入住老人的权益。为此,有必要调适政策,适当优惠扶持营利性机构,加大民非机构支持力度,完善服务补贴制度,发展社会企业,培植社会企业家队伍,以此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高服务效能。
[Abstract]:Subject weaknes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current social forces entering the field of pension services are small and micro entrepreneurs and ordinary people, an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laid-off workers have established pension institu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arning a living, and their educ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low. At the beginning of entry, there is almost no pension service experience, policy is limited, capital scale is small, mainly rely on long-term super labor to maintain the operation of institutions, compared with state-owned pension institutions and other emerging industries, is in a weak state. This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private pension institutions. The subjective desire of the vulnerable subject to seek for profit and the national policy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rm a conflict, which distorts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pension institutions and damage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lderly in the en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policies, give appropriate preferential support to profit-making institutions, increase support from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mprove the service subsidy system, develop social enterprises, and cultivate the rank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ervices.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社科部;
【分类号】:C913.6;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董红亚;;非营利组织视角下养老机构管理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赵青航;;现状与规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研究——以民办养老机构为考察对象[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4期

3 黄佳豪;;福利多元视域下民办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思考——以安徽为例[J];天府新论;2011年01期

4 孙静晓;;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红亚;;养老机构的职能再造:基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陈洁颖;陈甸;;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3 李娟;;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及资源获取——基于南京市的个案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王辉;;加快中西部地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05期

5 董红亚;;中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1期

6 胡庆林;;关于我国中小城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7 曲绍旭;;考量与建构: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害致残者社会救助主体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04期

8 福建省民政厅 福建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邱玮;吴宏洛;滕容;;公办公营与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模式研究——永安市老年公寓和社会福利中心运营状况调查[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年01期

9 相焕伟;;台湾地区老人福利法制及其借鉴[J];法学论坛;2013年03期

10 曲绍旭;;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后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晶雪;养老机构意外责任保险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颜小钗;养老机构社会工作专业化路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肖小亮;居家养老关爱问候网络运行信息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芬;浙江最大民营养老院困局[J];小康;2005年08期

2 金锦萍;;论非营利法人从事商事活动的现实及其特殊规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4 刘红;张妍蕊;;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5 赵定东;;“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逻辑误差析论[J];理论导刊;2009年06期

6 张晓峰;;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社会福利;2008年10期

7 邱秋英;袁圣慧;;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市场前景分析——以厦门市某民营养老机构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年04期

9 于新循;;论我国养老服务业之市场化运行模式及其规范——基于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和以房养老等模式的法律分析与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峰;邹鹰;黄峰梅;杨文俊;;试论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J];社会工作;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凤禄;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林海;彭劲松;严中华;;从NPO到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转型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3 刘斯斯;;公益新探索:“双赢”模式[J];中国投资;2010年05期

4 宋庆华;;英国的“城中村”社区是怎样重建的[J];社区;2006年03期

5 丁元竹;;加拿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二)[J];社区;2006年18期

6 李关云;;哥顿修道院项目:寻找商业与社区利益的“黄金分割点”[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02期

7 曹毅;;忠诚——帮您走向事业的巅峰[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4期

8 杨丽;;创造价值:公益创新的战略选择——读《慈善的新议题:创造价值》[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1年01期

9 岩石;;用商业帮助穷人[J];青年博览;2011年16期

10 吴垠;历史不应在这里驻足——读《跨世纪难题:就业与社会保障》[J];出版发行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郑爽;MBA商业模式竞赛:让公益事业可持续[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婕婷;社会企业的动因与机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傅琳;民办养老机构:困境与出路[D];西北大学;2008年

3 陈兆颖;英国社会企业参与社区照顾养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吕思懿;论香港社区服务的综合化和网络化[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晨阳;西北地区NGO多元筹资渠道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产灿青;农民工养老保险“退保潮”原因及社工介入[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1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1981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