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客户参与影响创新不确定下的研发外包合同

发布时间:2018-06-16 01:34

  本文选题:研发外包 + 客户参与 ; 参考:《系统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摘要】:研发具有创新不确定的特点,客户参与外包的研发项目能使服务商进一步明确研发目的、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但传统的研发外包合同忽略了客户参与对创新不确定的影响。考虑客户参与对创新不确定的影响下,建立了客户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客户参与和收益共享合同参数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模型求解进一步分析了外生变量对最优收益共享激励系数及客户最优参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客户参与度的增加,与之匹配的收益共享激励系数也应增加;服务商风险厌恶度与客户最优参与度之间并非单调关系;客户最优参与度和最优收益共享系数都与双方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产出系数正相关。
[Abstract]:R & D is characterized by uncertainty of innovatio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n R & D projects can further clarify the purpose of R & D and reduce the uncertainty of innovation, but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 of R & D outsourcing ignores the impact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on innovation uncertaint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on innovation uncertainty, the principal-agent model with customer particip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participation and profit sharing contract parameters i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exogenous variables on the incentive coefficient of optimal income sharing and the optimal participation of customers is further analyzed by solving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 the matching incentive coefficient of income sharing should also increas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aversion of service providers and customer optimal participation is not monotonous. The optimal participation of customers and the sharing coefficient of optimal returns are both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st coefficient of both parties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utput coeffici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086,7087112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884)
【分类号】:F224;F273.1;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纳兵;袁大祥;卢炽烽;;工程项目发包的道德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樊敏;艾兴政;;供应链中共享信息精度的激励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年03期

3 王彪;郭昱;;基于多任务代理的物流外包道德风险与防范机制[J];现代商业;2007年27期

4 蒋婷;;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激励机制[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3期

5 但斌;宋寒;张旭梅;;服务商风险厌恶下研发外包中的最优客户参与激励[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5期

6 舒俊辉;李健;;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模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7 汤世强;;第三方物流企业道德风险及防范[J];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05期

8 易艳春;;经理股票期权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J];中国市场;2010年13期

9 屈莉莉;陈燕;杨明;;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第三方物流激励与监督机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10 宋寒;但斌;张旭梅;;不对称信息下服务外包中的客户企业参与机制[J];系统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姬永强;刘海东;;成本控制使地产精英突出重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2 徐延利;;基于能力和相对业绩比较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崔丽丽;唐学斌;刘志新;;运用激励机制加强用电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用[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崔静波;;推进长株潭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杨顺江;;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郑秀榆;张玲玲;马俊;石勇;;团队知识转移与共享“搭便车”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项英辉;;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衍生模式的设计[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8 张秀玲;刘文;;激励机制在物业行业中的应用研究[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9 徐新;邱菀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一类道德风险情况下的最优保险契约模型[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10 林继锋;梅洪常;;虚拟组织对道德风险的规避研究——基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兴庭;“低保”再就业需要激励机制的矫正[N];中国社会报;2006年

2 特约评论员 欧阳觅剑;国企改革的新视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伟民;税收、贷款、补助多种优惠共推进 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将建立[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安徽省郎溪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熊本才;探索监管队伍建设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桑雪骐;节能减排激励机制雏形初显[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彭兴庭;根治白色污染需矫正激励机制[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马琳;选材、培训到网络管理 经纪行三步曲规避道德风险[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8 苗凡卒;设置公共设施需防道德风险[N];深圳商报;2007年

9 江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霞客分局 贡超邋徐凯;完善考核制度 发挥激励机制[N];消费日报;2007年

1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刘涛;循环经济呼唤激励机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李康;人力资本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陆静超;基于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循环经济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高丽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BOT项目特许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胡静;HU理论的拓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丁秀英;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磊;委托代理问题求解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宋寒;不对称信息下考虑客户企业参与的服务外包合同[D];重庆大学;2010年

9 沈娜利;供应链环境下客户知识协同获取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任怀飞;ASP模式下IT外包中的风险缓解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如美;特许合同中受许人的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杨浩威;基于利他主义稀缺下的封闭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3 郭祥云;信息不对称下的第三方物流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治理[D];暨南大学;2008年

4 李源;我国保险代理人激励机制构建[D];厦门大学;2008年

5 王悦;物流外包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与风险防范[D];暨南大学;2007年

6 夏爽;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委托代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孙明;基于双边道德风险的创业投资组合规模之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杜小建;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王飞;产学合作创新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义国;基于道德风险的废旧品回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4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024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b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