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6 12:26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市场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产业,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方面,云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发展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片区,经济欠发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欠佳。本文尝试突破以往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相对独立研究的局面,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出发,以云南省为载体,把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归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及SPSS工具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时空发展特征,运用耦合模度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云南省及十六地州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并提出了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优化的对策建议。为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案例。本文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归纳总结了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第三部分,分析了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研究指标体系筛选与研究方法。第四部分,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时空发展特征,研究了云南省以及十六个地州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确立了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发展关系。第五部分,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省域层面和地州层面对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第六部分,提出了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优化的相应对策建议。第七部分,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Abstract]:As a highly related industry,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comes into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one hand, Yunnan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rapi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high; on the other hand, Yun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the economy is underdeveloped,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s poo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the situation of relative independence between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past, from the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taking Yunnan Province as the carrier, combining tourism with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situation of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search on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past. By using entropy method, system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model and SPSS t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ce-tim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is pap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and sixteen prefectures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upling mode and coordination mode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upling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It provides a possibl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as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Yunnan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concepts, and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e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index system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the space-tim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and sixteen prefectures, and establishes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fifth part, the coupling degree model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from provincial level and prefecture level. In the sixth par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upling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seventh part,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summarized and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719;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彪;陈雪琼;;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钟长川,钟赛华;利用名湖优势 建设旅游强市──沅江市发展旅游业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经济;1997年12期

3 余绍华;迈向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作用[J];昆明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牟莉娜;我国旅游业扩大开放的效应与前景[J];成都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王斌;可持续旅游业开发中政府应发挥的主导作用[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高旭;大力开拓新荣区旅游业的若干思考[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7 於铀强,吴迪;试论面向21世纪的旅游业投资[J];经济视角;2000年08期

8 刘嘉纬,蒙睿;关于旅游业对西部城市化动力驱动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9 许春晓;旅游业省际网络建设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詹瑛;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J];内蒙古财会;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星星;;关于四川藏区旅游业开发的思考[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洪;;十六大后安徽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邱敏;;六朝历史文化是发展江苏旅游业的重要资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4 于文萍;;抓住东北亚地区开发机遇,加快农场旅游业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5 林斐;;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及战略构想[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林斐;;淮河流域旅游业发展及战略构想[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安泽;;纵论兴义旅游业发展之路[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绍华;陆浩明;;规划建设福寿养生安居园,推动永福县福寿养生旅游业发展[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廖燕玲;;云南省旅游业开发优势与劣势系统分析及其发展战略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宝兵;;产业共生机制下安徽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克勤;甘肃旅游业发展的矛盾与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郑直;农民进军旅游业大有可为[N];农民日报;2001年

3 徐家军;联合国官员:旅游业开发要谨慎进行[N];华东旅游报;2007年

4 张乐;浙江社会资金大举投入旅游业[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周佳璐;我市举行旅游业发展专题讲座[N];宜春日报;2008年

6 关健鑫;“联姻”金融 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新路径[N];证券日报;2008年

7 记者 万川明;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优先位置 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N];河南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玉梅;省无党派人士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把脉”[N];金昌日报;2008年

9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熊元斌 湖北经济学院 蒋昕;发展旅游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浙江省省长 吕祖善;在转型升级中推动旅游业大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叶传忠;旅游业辐射下的农村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徐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操建华;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谢风媛;省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自玉;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琳;中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力航;云南省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耦合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剖乐(DOUANGDY BOUNLUE);老挝旅游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苗苗;远安县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志伟;青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5 吕娇;陕西省关中五市旅游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马诺(Vandileuam Manoat);旅游业在老挝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丁飞洋;长春市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职能优化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8 赖欢;宣威市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9 阮青香(NGUYEN THANH HUONG);越南宁平省旅游业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刘雨婧;产业生成视角旅游业内部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吉首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26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126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