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多任务道德风险下应用服务外包激励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6 13:49
【摘要】: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的服务绩效由其硬件条件及软件水平所决定.针对如何平衡激励应用服务提供商在硬件及软件建设的多任务投入问题,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应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应用服务外包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并分析了贴现率与成本替代强度对契约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贴现率较低时,客户企业应选择正式契约对应用服务提供商进行激励;随着贴现率的增加,关系契约的激励效果增加;关系契约中,不同任务之间的激励效果具有互补性,且随成本替代强度逐渐增强.
[Abstract]: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 is determined by its hardware condition and software level. Aiming at how to balance the multi-task investment of encouraging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in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struction, aiming at maximizing the expected income of customer enterprises, the formal contract and relationship contract of application service outsourcing are designed by applying principal-agent theory. The influence of discount rate and cost substitution strength on contract incentive effect is analyz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the discount rate is low, the customer should choose the formal contract to motivate the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with the increase of discount rate,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the relationship contract will increase. The incentive effect among different tasks is complementary, and the intensity of cost substitution increases gradually.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112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884)
【分类号】:F71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丽君,黄小原,庄新田;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陆敬筠;仲伟俊;梅姝娥;;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电子政务ASP外包模式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3期

3 李小卯;信息技术外包套牢问题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4 徐庆;朱道立;李善良;;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链最优激励契约的设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5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6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7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8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五四;;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赵礼强;郭亚军;;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礼强;;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7 王焱;;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8 吴晶;;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9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温新刚;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齐;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贾学兰;信息不对称下的最优保险契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庆;Fudenbery-Maskin无名氏定理与可行集的维数限制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王岩;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的对策分析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建军;杨德礼;;信息系统外包决策的AHP/PROMETHEE方法[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勇,张世英,程振华;政府主管部门与市政公用企业的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陈祥锋,朱道立;合同管理中二层谈判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常丹,王金银;ASP模式下的信息系统外包决策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6 陈明亮;赵国忻;;利用ASP创新地方电子政府服务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2期

7 林则夫 ,黄敏 ,温珂;试论我国“电子政府”的信息技术外包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2期

8 朱晓驰;ASP服务体系的结构化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小卯,李敏强,寇纪淞;关于信息技术外包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9期

10 李小卯,寇纪淞,李敏强;战略性信息技术外包[J];中国软科学;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治国;;激励过程中的正式契约与关系契约:一个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2 王安宇;司春林;;基于关系契约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李杰;;劳动契约不完全及其关系治理[J];生产力研究;2008年06期

4 张春勋;刘伟;赖景生;;基于GNBS和正式固定价格契约的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契约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2期

5 张旭梅;金亮;但斌;宋寒;;增值服务价值不可验证下的TPLSP关系契约激励机制[J];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6 施锡铨;市场经济若干现象的博弈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颜醒华;郑中;;旅游项目合作的诚信缺失博弈与约束机制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孙康;;强制性垄断分拆的机制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9 梁剑悠;江伟;;论工程招标中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06期

10 宋敏;;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学术交流;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培金;;如何在工程招投标中实现业主与承包商双赢[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于海东;田启华;吴昌林;唐文惠;;金融创新微观动机和监管的匹配机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栾大龙;李江华;梁彦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博奕机制设计研究[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陈洁;王方华;;基于卡特尔模型的营销渠道分销商联盟机制设计[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文平;邓玉林;花磊;;基于重复博弈的集群企业合作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桂良军;谷增军;乔英伟;;基于政府规制的我国煤电企业收益协调机制设计[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琳;施建军;;现代企业中股东和经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姜鹏;韩松;;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资本市场监管的两种模式[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汪磊;王先甲;;基于多属性逆向拍卖的物流服务交易机制设计[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徐姝;;物流企业集成化供应链系统设计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 亓菁晶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安;机制设计是节能减排的关键[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与房产商签补充协议要小心[N];团结报;2007年

3 曹海东;能源部为何“意外出局”[N];南方周末;2008年

4 本报记者 叶国靖;上海中原地产拟8月推“双品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龚震;应启动保税物流准入退出机制设计[N];国际商报;2007年

6 顾骏;走立足民生的经济发展之路[N];中国经营报;2007年

7 李杰;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N];中国建设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田晓玲;称“世界经济学大会”可能更贴切[N];文汇报;2010年

9 柯华庆;博弈兴邦如何可能[N];学习时报;2010年

10 王璐;1000亿元保障房贷款带来的不仅是资金[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寒;不对称信息下考虑客户企业参与的服务外包合同[D];重庆大学;2010年

2 沈娜利;供应链环境下客户知识协同获取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张忠宇;我国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春勋;关系契约与农产品交易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田盈;基于博弈论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陈跃刚;网络广告品供应链上各主体间的行为策略与协调机制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郑尊信;股指期货交易行为与现金结算价确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剑;专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勇戈;非对称信息下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相关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攀艺;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专利许可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力;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治理机制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3 万文海;政府、企业、公众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冲突博弈与制度安排[D];华侨大学;2005年

4 张邻;防策略性社会选择机制设计的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徐兵;基于博弈理论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若干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石卫华;需求预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半导体供应链的产能准备机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李文童;企业产权交易中的拍卖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张浩;抵押贷款证券化管理机制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李娜;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房地产市场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郭晓明;非线性成本函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6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226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