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7 09:45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萌发创意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创意经济时代逐渐来临。园区化经济已经成为了创意产业的空间载体。共生是一种生物学概念,当今已经逐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创意产业的集群本身就是一种共生现象,本文对创意产业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讨论了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创新做了研究,指出了创意产业园区模式创新的途径,旨在为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Abstract]:In the nine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reative industries sprou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the era of creative economy is gradually approaching. Park economy has become a space carrier of creative industries. Symbiosis is a biological concept,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various countries.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itself is a symbiotic phenomenon.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industr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in China, studies the innov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e ways of innov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昌黎工业园区管委;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文兴;;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培育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2 陈博;;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重远;基于产业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白玉;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谭娜;基于价值生态系统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鲍丽洁;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付永萍;基于生态学的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健勇;郭华;付永萍;;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 谭娜;;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重构研究[J];东岳论丛;2014年07期

3 赵红娟;杨涛;羿翠霞;;基于共生理论体育赛事与城市的契合及层次开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4 李煜华;胡瑶瑛;谭金艳;;创意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入群的羊群行为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年04期

5 何春雨;;传媒产业研究路径述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刘勇利;;创意产品研发测试如何提高整体效果[J];科技视界;2014年26期

7 张沭宁;;淮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共生模式——以盱眙为例[J];鄱阳湖学刊;2013年03期

8 王双双;张杰;;基于协同共生理念的区域改造与城市设计研究——以上海市划船俱乐部的二次规划为例[J];设计;2013年08期

9 修芳菲;;辽宁省营口市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市场;2015年13期

10 陈瑜;谢富纪;;基于Lotka-Voterra模型的光伏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演化路径的仿生学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春雨;;传媒产业研究路径述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祥勇;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的共同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谭娜;基于价值生态系统的创意产业价值创造能力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冯东梅;政府投资项目组织群体生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董新平;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宝兵;我国城市静脉产业体系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邓草心;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仝海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体系与机理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张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及价值增值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邓遵红;基于CSM新资源观论的企业生态资源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余文涛;创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与生产效率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卓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2 苏颖;浅析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地域文化营销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红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建东;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谭金艳;创意产业集群衍生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昶;基于共生理论的ACT公司产品组合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lm男;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构建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赵虹;中国罕王智能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杨英杰;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新系统分析及其治理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10 刘福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周边创意设计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耀;;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2 董树宝;;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创意产业集聚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朱兴运;王艳艳;张荣荣;崔兆杰;叶正;;生态工业园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4 张京成;刘光宇;;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赵全超;汪波;王举颖;;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城市政府治理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王俊;汤茂林;黄飞飞;;创意产业理论研究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10期

8 刘宁;吴小庆;王志凤;王远;陆根法;温剑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产业共生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9 钱言;任浩;;基于生态位的企业竞争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2期

10 胡彬;;创意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容与途径[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部 邱惠君 黄鹏 由鲜举;[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郭秀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申恩平;企业群落演化路径与厂商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振华;基于复杂性的企业协同竞争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肖雁飞;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贺寿昌;创意产业增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10 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钟迪帆;基于组织种群生态观的企业集群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田莉;创意产品的需求开发和营销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靳松;创意产业链结构及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4 王丽君;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彭红英;中美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劲风;;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9年02期

2 刘强;;大创意下的资源大聚合 创建老字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策略探讨[J];公关世界;2010年04期

3 刘勇利;;江苏: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设计;2010年12期

4 冯根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与聚变效应[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5 华冬芳;;浅谈无锡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6 曹玉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体系构建路径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14期

7 毛少莹;;静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热”[J];人民论坛;2006年14期

8 龚观;;有关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现状的调查[J];上海工艺美术;2008年01期

9 康乐;;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热——以厦门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10 杨斌;;关于创意产业园区的“黑色”思考[J];美术观察;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邢亚丽;;诞生在老厂房里的创意产业——从泰康路创意空间谈上海创意产业园区[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2 刘伟奇;;南京市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发展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桂汪洋;;基于区域资源整合视角的创意产业园区探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园区规划)[C];2013年

4 安悦;;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分布与产业分异特征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详细规划)[C];2012年

5 耿忠平;;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现代商务区——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调查记[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应联行;罗鹏飞;公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以杭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倪琴;李保文调研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N];红河日报;2012年

2 金元浦;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孙文胜邋苗睿;天津建成创意产业园区[N];中国税务报;2007年

4 万建民;建设园区 整合资源[N];经济日报;2007年

5 宋治文;产业园区和孵化器浮出水面[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黄启贤;创意产业园区项目投资建设的商业要素[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李良;铭大集团打造全国首家创意产业园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代广 通讯员 许爱君;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开工建设[N];经理日报;2008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上海将成为设计之都”[N];东方早报;2009年

10 记者戴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我市开工建设[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白玉;创意产业园区组织生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许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决策及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谦;关于创意产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载体优化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3 杨英杰;创意产业园区的创新系统分析及其治理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4 马宁;典型性国家创意产业园区竞争力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黄智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运营新模式探索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佳;嘉兴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朱良;杭州市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王磊;创意产业园区:空间生产中的文化的结构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俞海波;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孙玉华;创意产业园区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建构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45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245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