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2 03:49
【摘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Abstract]: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some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value added to GDP and the proportion of service labor in the total labor force are 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but China is different.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lagging behind. On the basis of Baumol,Oulton and Sasaki,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two-sector model to explain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of China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and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The model proves that this situation is caused by the zero TFP growth rate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subsequent empirical analysis also confirms this point, and compared with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France.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TFP growth rat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se countries' service TFP growth rate. Since the life service sector in the service sector is a truly "lagging sector" 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service sector TFP growth rate was almost zero mainly because producer services, which should be part of the "progressive sector", did not contribute enough to the overall service sector's TFP growth. Further analysis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TFP growth rate of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to the TFP growth rate of the whole service industry is low,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do not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main and auxiliary factors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production in China. The services sector is not as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division of labour a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dia's software industry. Moreover, the domestic producer service market is excluded by the developed country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s an intermediate input.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批准号10zd&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全球价值链引导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批准号11AZD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以产业集群促进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发展”(批准号10JJD790026)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从路径锁定到路径依赖:全球产业分工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批准号CXLX11_0005)
【分类号】:F224;F124;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雷厉;;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2 陈艳莹;原毅军;游闽;;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3 许宪春;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4 魏作磊;;FDI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兼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现象[J];经济学家;2006年03期

5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6 岳希明,张曙光;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J];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7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8 刘培林;宋湛;;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10 王恕立;胡宗彪;;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J];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大伟;;江苏服务业增长部门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方大春;;安徽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郑吉昌,夏晴;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及产业整合效应[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吴涛;李姗姗;;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小萌;忻展红;;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对加速产业增长的意义[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钟惠波;许培源;;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林秀梅;臧霄鹏;;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服务业效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陈岩峰;中国服务业发展特点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9 李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10 曾国平;严兰丽;;重庆第三产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鸿雁;王建华;;廊坊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孙丽娟;丁林梅;;加快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程大中;;服务业市场结构与服务贸易承诺减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淑华;陆丽芳;;论外资经济与服务业发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羌建新;;以公共服务采购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8 宋德军;刘阳;;发展服务业促进社会就业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9 王春宇;;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劳动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10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陈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召军;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庄霖;青岛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声兰;江西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马伟伟;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市场环境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洪敏敏;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秀萍;;中国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一个新的视角[J];保险研究;2009年09期

2 王俊豪;对中国竞争性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陈艳莹;;买方行为、社会网络与服务业的产业政策[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4 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上)[J];财贸经济;2000年10期

5 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11期

6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7 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陈昭;刘巍;茹纯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分省的面板协整模型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11期

9 陈静;雷厉;;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10 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爱华;;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22期

2 盛燕;陈丽珍;;FDI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关系——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J];江苏商论;2007年07期

3 李凤升;赵俊平;孔庆双;;黑龙江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魏锋;曹中;;我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5 张言彩;;淮安市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贡献的实证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李双杰;林月;;北京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04期

7 李晓青;宋治涛;;国外服务业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年08期

8 王治;;服务业发展地位研究述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从盛;;淮安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周革非;周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创新[J];经济管理;2005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驰;顾成友;;重庆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孙丽娟;丁林梅;;加快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姜长云;;发展服务业与统筹城乡发展[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6 何传新;;泰安市服务业发展的思考[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7 ;第三章 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分析[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8 马庆斌;;群众性创业是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A];加快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C];2011年

10 韩景华;;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报道组 陈溪光 张建成 通讯员  黄建;义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引擎[N];金华日报;2006年

2 楼宗元;浙江经济增长新亮点[N];浙江日报;2006年

3 记者 王舒 特约记者 杨彩云;九原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N];包头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林阿玲;促进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N];闽西日报;2011年

5 刘月珍;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6 ;创业、创新与服务业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7 徐金红 高钟庭;关于我省服务业发展原则的几点思考[N];河北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微 通讯员 刘新 张文东;贾汪四大举措激活服务业发展[N];徐州日报;2008年

9 刘智慧;服务业成为吉林市经济发展新动力[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刘子瑜 曾繁巍 韩瀚;北市区建设四个服务业发展集中区[N];河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楠;上海市服务业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张华;河北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朱晨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邓青;济南市历下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3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373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0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