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外包中委托代理关系链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field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 supply and the separation of public service arrangement from direct production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our countr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service outsourcing, such a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symmetric interests, incomplete contract, long principal-agent chain, unclear identity of public client and dual identity of government, etc. Three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service outsourcing: government, public and enterprises (or the third sector) each have a series of principal-agent risks. Therefore, we can solve the risk problem in public service outsourcing by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agent selec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719;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成柏;;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服务外包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2 明燕飞;盛琼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及其控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3 周伟;;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方式的变革[J];理论界;2010年02期
4 郑闻;;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句华;;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全;;关于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成功条件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侯保疆;市场化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樊世福;;论交通产业投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李伯华;曾菊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研究——以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项桂娥;;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何植民;李彦娅;;基于灰色关联评价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7 杨国栋;赵亮;沈荣华;;推进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思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龚辰;;城市公用事业特许合同初探[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朱航舟;苗海莉;;组织间合作:一种公共物品供给的新趋势[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沈静涛;;自来水行业民营化的弊端及应对措施[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春容;;中国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岗位的困境与出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杨守涛;;公共安全管理恶性个案倒逼机制的制度反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沈荣华;钟伟军;;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赵成根;;新公共管理改革:不断塑造新的平衡[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9 李学;;国内公共行政主导研究格局的缺失与认同危机[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永刚;;环境管理的伙伴关系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7 廖添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历史考察与制度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董砚宝;我国城市公交民营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马德勇;善治视角下我国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王静;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超良;政府机关办公楼物业管理市场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邬化雨;国企民营化过程中金股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华,梅胜,张格;交易成本:外包现象的一个解释视角[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2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J];国际贸易;2007年08期
3 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王安宇;司春林;骆品亮;;研发外包中的关系契约[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5 李蕊;王宁;;软件业务外包的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07年03期
6 刘志彪;;服务业外包与中国新经济力量的战略崛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宋世明;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年02期
8 梁建英;李垣;廖貅武;;信号成本与服务外包供应商信号传递关系的博弈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1期
9 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句华;;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智军;交易费用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外包[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翠华,陈永彬;资产重组的风险及防范[J];沈阳干部学刊;2005年04期
2 洪宝琴;;注重工程资料细节 防范工程法律风险[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3 云虹;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构建成本管理预警系统[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兰天;浅析信用证结算中的欺诈风险及其防范[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王克岭,邹莉嵘;开放式基金的风险防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吴静芳;国际并购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风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邓大才;弱化农村土地流动风险的途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曾文革,王保信,宋宗宇;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张建国;公安风险刍议[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徐超华;浅议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学才;;测绘项目的投融资方式探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2 樊鸿雁;;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及法律防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陆雷;朱众懿;;浅谈信息时代学术交流风险及安全[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行,
本文编号:2377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37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