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服务业FDI的前向关联和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28 08:26
【摘要】:本文采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投入产出表构建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并基于DEA方法将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的基础上,探讨服务业FDI是否通过前向关联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研究发现,服务业FDI通过前向关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和技术效率改善,但主要是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put-output table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forward correlation index of service industry FDI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DEA metho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divided into technical efficiency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rowth, and whether the FDI of service industry promotes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 forward correlation is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FDI of service industr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level and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 forward correlation, but it mainly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raising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经贸系;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以广东为例”(项目编号GD10XYJ06)
【分类号】:F224;F719;F424;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阿兴,陈捷;我国零售产业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2 黄卫平;方石玉;;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3 黄静波;向铁梅;;贸易开放度与行业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杨亚平;;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5 刘樝;开放条件下我国服务行业市场集中状况及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6期

6 马元;刘婧;;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与天津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9期

7 肖文;林高榜;;FDI流入与服务业市场结构变迁——典型行业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8 张建华;欧阳轶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对广东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3年02期

9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10 朱钟棣;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志辉;;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李英;何海军;;FDI对重庆市三大产业贡献及其与城乡差距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4 李鲁欣;李玉江;;基于SPSS对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5 方燕;高静;;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仲伟周;郭彬;彭晖;;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肃昌;方来;柴娟娟;;跨国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一个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辛振国;;经济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9 孙赫;;我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10 罗建华;谭海彦;李铁宁;;区域性产业市场结构分类方法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石建国;武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7 崔玉平;;公共教育支出的经济价值[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8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9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孝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D];南开大学;2010年

8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彦波;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志花;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台宁;海关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汪振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琳;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研究分析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翟宇羚;论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冯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宋则,王京;新时期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J];财贸经济;2002年11期

3 王小平;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9期

4 李凯,林娟,王瑞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郑长娟;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和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9期

6 魏作磊;;服务业将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印度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汪立鑫,曹江;外国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8 王耀中,刘舜佳;基于前后向关联分析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J];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9 叶贤伟,陈丽珍;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5年07期

10 张红霞;;我国服务业FDI流入的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2 朱佩枫;周德群;;技术差距对西部制造业吸收企业跨区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1期

3 查贵勇;;上海不同特征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周剑;范方志;;外资技术溢出的知识积累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04期

5 杨玲雅;;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07年04期

6 徐达;;浅析国际技术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益[J];消费导刊;2007年07期

7 李春顶;;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形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喻美辞;喻春娇;;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9 王志成;黄海洋;陈继祥;;产业技术溢出水平与集群结构的关联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3期

10 党兴华;郑登攀;;技术溢出情况下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非对称博弈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中文;何新城;;空间集聚、技术溢出与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述忠;冯晗;;开放环境下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5 张方华;李守芹;;FDI技术溢出、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昌林;;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科技竞争力计量模型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谷成;冯中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变迁与分解——转型期DEA视角的实证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田季员;安实;张少军;于木林;;基于投资跳扩散的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雷明;赵欣娜;;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能效动态Malmquist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青海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王燕坊;郑京海: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个生产率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杨小刚;劳动生产率仍是中国竞争力之源[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晓红 荣兆梓;提高劳动力工资符合国家利益[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孙兴伟邋王少男;没有体面工资 难有体面劳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王少男邋孙兴伟;灵活就业人员离“体面劳动”有多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都阳;持续“民工荒”倒逼经济方式转型[N];文汇报;2011年

8 黄继汇;格林斯潘:美国楼市最低迷的调整期已结束[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记者 李慧莲;低工资国家的竞争优势常被夸大[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李明甫;全球就业状况及就业形势分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2 燕玉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朱佩枫;企业跨区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测度与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宁进;关联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沈克华;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赵春雨;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瑛;国际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靳娜;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因素与渠道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丹;珠三角与长三角FDI技术溢出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2 梁煜超;FDI行业间技术溢出与广东工业生产率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晔;高技术产品进口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谭倩;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王菁;地理距离和技术距离对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德扬;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朱中国;存在技术溢出的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佳;产学研合作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齐震;外资、进口和技术溢出[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陈志斌;江苏制造业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1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31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