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12 20:49
【摘要】:新兴服务业是利用现代理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以及服务创新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高风险性和高增值性五个基本特征。新兴服务业产生的经济附加值高,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少,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城镇化、产业政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催生了中国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推动中国新兴服务业大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上,从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社会信用、人才培养、统计制度建立等方面实施有力政策扶持。
[Abstract]:The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is a service industry which uses the modern idea,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new marketing way, and the service innovation. The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has five basic characteristics: high human capital content, high technology content, high growth, high risk and high value added. The new service industry has high economic added value, low dependence on resources and les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in China.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upgrading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give birth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China's emerging service industry,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implement strong policy support in the areas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finance, income distribution, social credit,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istical system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08&ZD041)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颖熙;夏杰长;;服务消费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2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3 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空间分布关系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2 江治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福利制度转型[J];桂海论丛;2011年06期

3 施谊;柴毅;;后危机背景下上海会展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4 王国刚;;“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7期

5 胡志平;;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支撑点:公共服务均等化[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3期

6 王恕立;胡宗彪;;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J];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7 夏杰长;张颖熙;;我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现状、趋势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8 常亮;贾金荣;;房价与城镇化进程关系及影响研究[J];经济经纬;2012年03期

9 夏杰长;;以扩大消费需求为着力点调整我国总需求结构[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10 李文秀;李勇坚;罗春燕;;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蕊;打捆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浩然;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5 郭向阳;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江;我国开发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显涛;统筹城乡养老金发展模式优化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柳易成;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周斌;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暨南大学;2012年

6 林新孟;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莉萍;;居民家庭服务消费的特征、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2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3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4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董黎明;90年代中国城市超前发展战略透视[J];城市;1999年03期

6 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7 杨伟民;我国服务业滞后的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15期

8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10 陈阿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郭克莎;[N];光明日报;2001年

2 李强;[N];人民日报;2006年

3 杨涛;[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司长 邸建凯;[N];经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宏;庞俊峰;刘恩和;;一季度内蒙古服务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8%[J];思想工作;2009年04期

2 韩先一;;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对策[J];品牌与标准化;2010年04期

3 王子先;;高度关注服务业全球化趋势[J];国际市场;2007年09期

4 杨劲;;加快广东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广东经济;2008年03期

5 卢卫;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问题[J];城市;2005年04期

6 李红梅;;台湾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的经验与启迪[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年06期

7 姚卫如;;加快河南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05期

8 张超超;;关于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2011年3月29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J];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年02期

9 余荣诚;关于新兴服务业应对入世的思考与探讨[J];兵团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马献林;;关于天津实现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思考[J];天津经济;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路径及对策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梁强;王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体育产业升级机制及路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志彪;;中国贸易量增长与本土产业的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视角[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宋德军;刘阳;;发展服务业促进社会就业研究[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5 黄维兵;;中国服务业发展方略[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宿兰英;;高唐县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7 张东生;;“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专家观点综述[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8 王宝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液晶电视产业实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董洪霞;;对转型期服务业发展的再认识[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10 ;聊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调查[A];山东省首届服务业发展论坛优秀论文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彦田邋王守林;德城服务业提档升级[N];德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侯雪莲;新兴业态火拼升级手机渐成新战场[N];中国经营报;2002年

3 记者赵承;私营经济涌向新兴服务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记者 周芳;引导金融业支持服务业[N];济南日报;2006年

5 州统计局局长 齐庆玲;提升发展水平 促服务业跨越发展[N];昌吉日报;2007年

6 萧吴;吴中来沪推介三产服务业[N];解放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孔娟 赵孟;“深圳会展指南”助推新兴服务业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8 余华 阮奇;为新兴服务业“施肥”[N];浙江日报;2005年

9 张启民 张蜀恒;新兴业态成为红山区民营经济新亮点[N];赤峰日报;2006年

10 孟斌;巨资支持服务业 每年至少3000万[N];郑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瑞;全球价值链分工双面效应下中国县域产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崔焕金;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白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审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D];河南大学;2011年

4 曾咏梅;产业集群权变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蔡济波;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罗瑞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枝田;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龚三乐;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动力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蔡勇志;国际分工下我国模块化企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功能升级的影响因素:基于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陈奉磊;基于垂直型价值链治理结构的我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3 姚朋鹤;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温菲;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重庆制造产业升级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谢洪伟;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区域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升级机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6 郑洁琦;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型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杜文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产业集群风险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胡小莉;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殷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新斌;全球价值链下国家级开发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9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39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6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