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城市群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以长三角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26 14:20
【摘要】: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2001—2010年面板数据,本文对城市群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服务业集聚区位熵值大多在1.5以上,产业相对聚集且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区位熵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应的弹性系数为-0.395,负效应影响明显,表明由集聚带来的该地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开始出现逆转,作为一种"经济信号"值得关注;模型控制变量,如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政府干预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等均与经济增长均呈正相关。今后政府对服务业集聚的引导应注重从"量"到"质"的转变,注重对集聚多样化协调、集聚协同产业的发展以及集聚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25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1 to 2010,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opy value of agglomeration location of urban service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s mostly above 1.5. The industry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the specialization degree is higher, but the entropy value of location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as a whole;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servic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orresponding elastic coefficient is-0.395. the negative effect is obvious. I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economies of scale and specialization brought by agglome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begins to reverse, which is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as a kind of "economic signal". The model-controlled variables, such as the market size of producer services,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level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consumption capacity of residents, are all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luster diversif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 synergy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of agglomer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51205)
【分类号】:F719;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2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3 王奇;;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2年07期

4 陈立泰;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登峰;傅利平;;广西产业集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范华锋;;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8期

4 王永培;袁平红;;基础设施、拥挤性与城市生产率差异——来自中国267个城市市辖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5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6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7 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空间经济协调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8 刘修岩;;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9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10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晶;;制造业集聚、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四位码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于立平;余剑;;总部经济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8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练振中;临空经济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宛京;蚌埠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霜;金融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顾伟平;我国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振磊;基于金融地理理论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惠海霞;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2 胡霞;;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3 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4 童馨乐;杨向阳;陈媛;;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金荣学;许广月;;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与经济发展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9年11期

6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7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8 陈良文;杨开忠;;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9 张华平;;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11年02期

10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永亮;分工、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鸣;;着力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J];江南论坛;2006年02期

2 王浩;邢sッ,

本文编号:244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4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