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分析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tra-industry trade is also rising. Intra-industry trad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can reduce the adjustment cost of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reduce unemployment,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realiz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intra-industry trade of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n it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China. Finally, the relevant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 industr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rade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ect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it is concluded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growth of intra-industry trade will be a long-term trend.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o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rade structure, and o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China should adopt necessary policies to develop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e mode from inter-industry to intra-industry is the fundamenta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悦;;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剖析[J];知识经济;2009年06期
2 应健,张国林;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变化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古晶;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制成品结构的调整[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宋青梅,李元杰;论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刘文革;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04期
6 王溪若,黄燕;产业内贸易战略导向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的适用性研究[J];南方经济;2004年07期
7 岳昌君;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0年03期
8 许丹;不同国际分工形式下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9 王赛,李艳;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论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1期
10 刘春香,闫国庆;中菲产业内贸易及贸易强度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世杰;李凯;梅丽;;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同构研究——基于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黄烨菁;;应用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流量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9 程大中;;中国“入世”前后国际贸易模式的比较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10 王厚双;;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同绩效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易然;电子通信设备产业内贸易因素分析[N];国际商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民;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广西日报;2005年
3 杨民;与东盟有广阔合作空间 广西应探求产业内贸易之路[N];证券日报;2005年
4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官锡强;深化广西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N];广西日报;2011年
5 王可心邋王知宇;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要在资源及结构上互补[N];国际商报;2008年
6 赵 媛;浅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N];甘肃法制报;2005年
7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潘文卿;中国农业竞争优势大盘点[N];中国信息报;2000年
8 钟雁明;东盟日益钟情“广东制造”[N];科技日报;2006年
9 陈汉;竞争向深加工转移[N];农民日报;2001年
10 陈海玲;广东与东盟优势互补促经贸发展[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兆泉;中美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成本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宁国玉;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项义军;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8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10 殷德生;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莎莎;规模经济视角下的台海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磊;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于珊珊;中日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韩锴;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维;我国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6 彭吉伟;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玉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刘璐;中国与东亚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征的演变[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辰飞;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孙彦红;中国与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86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8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