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调节机制检验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719;F4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典型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2期
2 孙文杰;沈坤荣;;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3 李胜文;李大胜;;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异[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4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5 马艳;;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新与实证分析[J];学术月刊;2009年05期
6 沈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名;叶龙;;高速铁路司机胜任素质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绩效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5 宋爱芬;;职业效能感在高校教师的成就目标与职业紧张间的中介效应[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基于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7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8 胡华夏;徐静;;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的效率评价[J];财会通讯;2011年36期
9 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10 杜勇;陈建英;鄢波;;资本结构、亏损逆转性与公司财务价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东黎;;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龚艳萍;俞明辉;;新产品预告策略对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企业资源、股权性质与国际化程度——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林岩;陈燕;;汽车生产商的知识对供应商的延迟促进作用[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聂坪;张春锋;;市场导向、非经济资本与农村新创企业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王拓;赵曙明;;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韩翼;;组织承诺维度及其对角色和角色外绩效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高艳;制造业创新与服务业创新的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婷婷;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维;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艳,程恩富;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发展[J];财经研究;2002年10期
2 杨廷干;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看法[J];当代财经;1994年04期
3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4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5 范黎波;郑建明;江琳;;技术差距、技术扩散与收敛效应:来自134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6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7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8 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9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10 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龙龙;;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调节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性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2 何哲;孙林岩;刘旭园;;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各行业出口的影响——基于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3 钱书法;贺建;程海狮;;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新探——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4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5 唐强荣;徐学军;;基于组织生态学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关系[J];软科学;2009年08期
6 左双双;;天津市滨海新区典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空间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孔婷;孙林岩;何哲;孙荣庭;;能源价格对制造业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年03期
8 杨杰;宋马林;;中国物流服务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徐\阌,
本文编号:248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48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