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区域联动下长三角的经验

发布时间:2019-07-13 17:40
【摘要】:以上海为区域中心,研究发现,上海、江苏和浙江两两之间已形成较明显互动影响关系。这其中并非仅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还包括了江苏和浙江对上海的反馈作用,以及江苏和浙江彼此之间的双向影响。且在这些互动影响关系中,也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单向对江苏和浙江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关联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在江苏对上海城市化发展以及浙江和江苏彼此之间发展中影响也开始有所表现。
[Abstract]:Taking Shanghai as the regional center,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obviou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hai, Jiangsu and Zhejiang. This is not only the influence of Shanghai, which is the central city, on the other two regions, but also the feedback effect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on Shanghai, as well as the two-way influence between Jiangsu and Zhejiang. In thes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it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e one-way promoting effect of Shanghai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but also begins to show the influenc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Shanghai and between Zhejiang and Jiangsu.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研究”(11EYD035)资助
【分类号】:F719;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向俊波,陈雯;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以苏州、无锡、杭州为例[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2 顾乃华;夏杰长;;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基于广东实践的分类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3 胡晓鹏;李庆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4 宋胜洲;;分工协作网络的耦合:现代服务业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发展[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旺阳;姜宇飞;;关于东北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16期

2 刘浩;原毅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3 万侃;刘威;钟升;;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1年07期

4 郑琼洁;李程骅;;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系的审视与思考[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5 黄莉芳;黄良文;郭玮;;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6 郭向阳;;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7 袁瑞娟;;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浅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06期

8 蒋丙南;宰娟;;区域次等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规划师;2007年07期

9 陈林兴;;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宁波市第三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10 李应博;刘震涛;;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两岸产业协调发展:现况、机制与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胜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郑鑫;吴泗宗;;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霞;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李灵稚;现代服务业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浩;产业间共生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康;基于产业关联的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马明;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及效率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祥翠;沈阳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3 刘志伟;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肖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何书渊;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妍;南阳地区M家具卖场服务体系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金梅;生产性服务业定义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张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评价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钟升;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明磊;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演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2 胡晓鹏;;中国区域产业开放与价值创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3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存在“成本病”问题吗?[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4 龙绍双;论城市性质、功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兼论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着力点[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5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6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8 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9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10 刘志彪,周勤,欧阳良钻;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水法;杭州“接轨上海”应该选择什么路径[J];今日浙江;2003年24期

2 张君明;;加快温岭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思考[J];才智;2009年33期

3 ;上海转型突围力推“嵌入式”生产性服务业[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09期

4 余荣华;于晓飞;;经济转型与生产性服务业[J];浙江经济;2007年10期

5 余莉;;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初探[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5期

6 黄勇;张国云;;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J];今日浙江;2008年07期

7 汤平;;北京怎样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弘[J];投资北京;2008年04期

8 周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分析——以浙江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1期

9 刘中显;任旺兵;姜长云;;香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07年06期

10 刘玲;;关于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探讨[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凤;杨春和;;浅析云南省城市化问题[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红梅;李小花;;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带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影响性分析——基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视角下的分析[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峰;胡丁捷;;城市化发展对五保老人供养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朱传冲;;重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瑞海;殷善福;;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策略探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赵京;胡柳;;城市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7 刘颂;李晓康;张辉;;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汤茂林;晏辉;周成前;汤和银;;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9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李一;郅玉玲;;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城市化论析[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肖万春;城市化:“优化结构”是主调[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王艺;武进绘就城市化“三步走”宏伟蓝图[N];常州日报;2007年

3 一尺雪;的士走向与城市化发展之路[N];中山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梁捷;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5 仲立;小心城市“空洞化”[N];中国财经报;2005年

6 欣华;100多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 城市化发展遭遇八大“盲症”[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艾春义;彩虹桥托起一派繁华[N];四平日报;2007年

8 单羽青邋实习生 马建胜;高效城市化:一条可行的道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绛县县委书记 张冠;把握发展机遇 狠抓招商引资[N];运城日报;2008年

10 戴均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夏琛桂;我国长三角都市圈人才集聚、扩散与共享的模型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文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周符波;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李辉;基于城市化过程的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9 甘联君;三峡库区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慧娟;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内外城市化进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夏利飞;安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张丹;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用水关系的定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翟晓玲;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5 廖明丹;中国城市化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政府权力定位及改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冬;城市化的边际成本: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蔡晓辉;城市非中心城区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宋杰信;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玲;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赵宏;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4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14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