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全球服务业竞争的理论研究
【图文】:
完成了由内向外的转变。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公司要强大起来,必须完成由国内向国际的转型,在全球化的时代经营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营的能力。跨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进步的必由之路。但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建立于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基础之上,发展中国家必需先在国内市场建立起自己丰富的创新源头和稳固的开发高地,然后才谈得上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企业一般都立足于本土,很少见到以国外为源头和高地,以国内为下游流域的本国跨国公司。图1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水位差理论四、结语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跨国服务公司的市场竞争不仅仅体现于终端产品和终端服务市场,更体现于传统很少关注的要素资源市常在以往的竞争行为中,要素资源被当作外生变量来看待,企业专注于自己的产品生产,而将资源要素看作中间产品。随着跨国公司的集团体系,集群体系和技术联盟体系的形成,知识资源和能力更被当作内生变量来看待。跨国公司在知识和技术资源能力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分工和标准化运作,并在全球战略的指导下,决定哪些环节公开,哪些环节隐藏,以达到既扩散知识服务市场,又保守知识占领市场的目的。目前跨国公司正通过其掌握的雄厚知识资源基础,不断推动的知识网络创新,在全球服务市场纵横捭合,以战略主动来牵制区域性小公司的发展。中国必须按照自生能力发展原则,尽快培育起本土的跨国服务公司[14]。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服务业发展的水位差理论揭示了跨国公司对知识技术这一战略资源运营的秘密,对于中国服务业产业布局,服务企业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如同在前言所论及的,中国服务业要突破体制障碍,必须象世界许多大河那样,奔腾万里,不受地域约束,气势雄伟,不断在上游吸纳水源,保?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基于知识流创新的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项目编号SM201310772002)
【分类号】:F7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荣艳;齐俊妍;;东亚生产者服务与商品的贸易模式研究:基于制造业生产分割框架的探析[J];世界经济;2009年02期
2 汪素芹;孙燕;;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结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小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2期
2 萧国亮;;对中国历史上GDP研究的一点看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孙正林;;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日本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求是学刊;2008年01期
4 宋笑月;尹少华;;我国服务外包供应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J];求索;2011年02期
5 曹亚琴;郭文亮;;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求实;2008年10期
6 卢建平;;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7 杨杨;杜剑;;公平与效率关系新辨 以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为视角[J];企业家天地;2009年08期
8 钱俊君;苏杨;;经济生态演化过程中的全球化及其可逆性[J];改革;2009年04期
9 封进;;统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紧迫性[J];改革;2009年05期
10 杨玲;;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层级关系及其产业转型测度[J];改革;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于维栋;;和谐发展与技术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谢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羌建新;;以公共服务采购改革开放推动服务业发展[A];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研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改革论坛文集[C];2009年
5 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徐宏毅;聂鹏;赵迎红;;服务企业运作管理理论框架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力;;发展的困境与文化选择的关键性[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8 章林;曹明福;;天津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9 ;第三章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10 于维栋;;全球化与中国的国际现代化互动[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D];南开大学;2010年
2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伟;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贺书岚;“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生产者服务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邹美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及其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蒋玉兰;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卫铭;论日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浩,毛日f,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2期
2 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3 曾奕;李军;;生产者服务贸易的贸易模式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琴;;服务业期待标准化[J];大众标准化;2005年12期
2 冯树宝;;中国酒店质量管理现状解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9期
3 ;关于发展城镇修补服务业的意见[J];湖南政报;1980年09期
4 ;国外广告服务业[J];中国农垦;1985年04期
5 田小白;黄黎明;;美国服务业经营管理艺术点滴[J];江苏商论;1987年06期
6 王屹,沈威;服务业应为顾客提供什么[J];经营与管理;1996年12期
7 谢裕强;服务业酒店素质与形象[J];上海商业;1996年Z2期
8 赵申,南吴言;快餐服务业的定位[J];北京物价;1997年Z1期
9 曹海珍;;香港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时代论丛;1997年05期
10 霍宏,金高云,魏大鹏;IE在我国服务业应用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天飞;肖彦花;;《资本论》中的服务消费理论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坤;;服务业开放式生产体系质量管理的难点、焦点和突破点[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方远平;闫小培;陈忠暖;;服务业区位选择评价指标及区位模型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程大中;;服务业市场结构与服务贸易承诺减让[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唐珏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必由之路[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范秀成;罗海成;;基于心理契约的关系营销机制研究:来自中国服务业的实证[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夏;;从服务业的发展看当代经济危机的地理“位移”[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方远平;闫小培;毕斗斗;;转型期大都市服务业区位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一飞;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 加快建设服务业大市[N];杭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永恒;北京奥运拉动服务业升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记者 王苏伊;我国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N];市场报;2005年
4 ;关于加快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N];吉林日报;2008年
5 娄山 江自访 赵翰;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N];蚌埠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莉莉;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N];辽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赵志伟;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N];洛阳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杜丹丹;10企业获服务业专项资金奖励[N];中山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娜;郑州试水服务业综合改革[N];郑州日报;2008年
10 万海 文才;城北服务业高歌奋进[N];扬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郑琴琴;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理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郑长娟;服务业外商投资进入模式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黄鸿程;台湾服务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浙学派”实践取向进行之[D];复旦大学;2005年
7 冉斌;服务企业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舒伯阳;基于盈利成长的服务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童煜;服务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丽;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宁;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2 谢艳霞;论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服务业国际转移[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于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徐光明;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毛亚琼;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翔;中国医疗服务业的规制与改革[D];东南大学;2004年
7 方向阳;穗深港服务业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艳君;服务业国际转移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9 段凝;武汉市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白洁;服务业国际转移: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19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1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