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服务外包知识协作:双向性、关系性与互补性

发布时间:2019-07-31 13:51
【摘要】:随着知识密集型项目比重的逐步提升,知识协作问题已成为服务外包组织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分析了服务外包知识协作的静态特性,划分了知识协作过程的主要阶段,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分别针对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之间两种合作模式下的均衡分析,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命题:首先,发包企业和接包企业在知识共享中存在双向激励;其次,基于良好关系的企业间合作型知识决策模式有利于组织收益最大化;最后,较高的知识互补性对知识共享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projects, knowledge cooper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ervice outsourcing organ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paper,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cooperation in service outsourcing are analyzed, the main stages of knowledge cooperation process are divided, and a conceptual model is proposed. On this basis, a two-stage dynamic game model i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two cooperation modes between the contracting enterprise and the receiving enterprise, thre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there are two-way incentives in knowledge sharing between the contracting enterprise and the receiving enterprise; secondly, the cooperative knowledge decision-making model based on good relationship is beneficial to the maxim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income. Finally, higher knowledge complementarit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vel of knowledge sharing.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31580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YJC79010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016112004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JJ4040)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JD18)
【分类号】:F719;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刚;李伯森;;软件外包项目复杂性下的交互记忆系统与知识转移[J];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2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3 陈磊;安立仁;陈建设;;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4 付桃红;杜荣;;情境因素对软件外包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5 王冬春;汪应洛;;基于知识创造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3期

6 陈通;吴勇;;信任视角下研发外包知识转移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1期

7 贾宪洲;刘万利;叶子荣;;基于知识互补性的激励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0年11期

8 谈正达;王文平;谈英姿;;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年02期

9 孙锐;赵大丽;;动态联盟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吴海滨,李垣,谢恩;学习型联盟中知识资产开放水平的模型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佩洪;孟宪忠;;专门知识的指向与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素珍,刘戈衡;旅游企业知识管理策略探讨[J];商业研究;2001年10期

3 樊斌;鞠晓峰;;跨企业知识共享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4 乌家培;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及其相互关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蒋景媛;知识的特征及将其纳入生产函数的方法[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6 向先登;张翠芳;李宏;;信息化教学:意义维度与个性体验[J];长江论坛;2008年06期

7 张喜征;潘永强;;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开放水平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8 伍山林;交易费用的批评性考察[J];财经研究;2002年08期

9 何志星;叶航;汪丁丁;;报酬递增、互补性与经济组织[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10 罗福凯;李鹏;;论公司财务视野中的技术与知识[J];财会通讯;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章平;黄凯南;;制度转型中的个体知识、策略认知与选择:自治还是依赖政府?——以集体物品CPR供给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王馨;;从模仿到创新的双模态动力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谢呈阳;高丹;胡汉辉;;组织成长中的知识创造过程演化——基于东飞中心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潘旭明;;知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徐雨森;吴德军;刘则渊;;基于SCP维度的企业研发联盟分析[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冯天学;田金信;张庆普;张国永;;企业知识资本作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秀榆;张玲玲;;基于知识位势的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国昌;胡赤弟;;知识生产方式变迁下的产业—教学—科研—学习连结体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胜勇;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谢学军;企业并购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姚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与免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霞;基于知识视角的服务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6 张海生;我国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贞;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许静;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薛金燕;杜邦分析法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亮;团队知识共享与工业设计绩效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洋;集群“知识守门人”问题的重新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王喜闻;核心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1年

6 邵长艳;面向绩效的服务商选择及其知识共享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光伟;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缝隙型企业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匡;基于虚拟空间接近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潘永强;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开放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宇,樊治平;合作知识创新中资源共享决策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2 宁烨;樊治平;冯博;;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3 耿紫珍;刘新梅;沈力;;研发外包厂商的知识资产控制权转移策略[J];系统工程;2010年09期

4 任志安,王立平;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吴江;胡斌;刘天印;;交互记忆系统影响人群与工作交互的模拟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6 汪丁丁;互补性、概念格、塔尔斯基不动点定理[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7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8 成桂芳,宁宣熙;虚拟企业内成员企业间知识协作行为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5期

9 陈搏;张喜征;;组织内部知识市场交易博弈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4期

10 杨玉兵;胡汉辉;;网络结构与知识转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前锋;何飞翔;;企业知识战略联盟中个体知识共享效用模型研究[J];现代商业;2008年17期

2 刘冰峰;王培根;胡春华;;产学合作中的共有知识产权探讨[J];商业时代;2009年13期

3 叶璐;潘宏亮;刘晓农;;国外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0年07期

4 宋军花;;企业研发团队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7期

5 幸丽娟;田双亮;;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吴沛;胡克瑾;粟湘;;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知识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2期

7 田肇云;葛新权;;动态联盟知识共享与合作的决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4期

8 姚艳虹;刘静;;企业知识共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9 张莉;贾琼;刘宝巍;Brian Earn;;知识型企业领导成员交换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S2期

10 胡延平;刘晓敏;;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华;蔡帼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设计与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宁;杜荣;;企业内跨边界知识交易模型及其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卢金荣;郭东强;;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企业知识共享机理的博弈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雪松;杜荣;朱晓燕;;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勇;饶华;;二阶段R&D合作知识共享的制度安排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汪克夷;牛娉;;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郑秀榆;张玲玲;马俊;石勇;;团队知识转移与共享“搭便车”行为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秀榆;张玲玲;;基于知识位势的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雪松;杜荣;朱晓燕;;师徒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用模型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炎;郭霞婉;;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洪;学会从“1+1=2”到“1+1≠2”[N];福建日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王春燕;CC协议:为创造性成果提供合法共享空间[N];光明日报;2009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 张金昌;新劳动合同法有关竞业限制规定的负面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供应链管理释疑解惑[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秦松龄;顺驰“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吴修刚 王洪贤 本报记者  宋明熙;《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获鲁企业经营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N];经理日报;2007年

7 张海洋邋孙永刚 牛传智;潍坊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效能[N];中国工商报;2007年

8 IBM公司董事长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彭明盛;从城市开始构建智慧的地球[N];人民日报;2010年

9 陈青蓝;阵前兵变[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10 市政协委员 江阴华方新技术科研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奕宏;争做低碳经济的先行者[N];江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黄福玉;面向组织记忆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志颖;信息系统能力对企业关系价值的影响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4 安小风;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空间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张爽;企业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动机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雷静;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7 魏红梅;客户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闵锐;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邵昶;营销渠道成员间知识共享对渠道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晓倩;领导行为、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陈军;基于实践社群平台的组织知识共享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李焱;知识共享中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海燕;基于知识共享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中明;复杂产品系统开发团队知识共享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高永刚;面向项目的知识共享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刘正;行业协会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志超;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对新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1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521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