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17:03
【摘要】: 出口贸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借助新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和框架,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以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深化分工和专业化,将人力资本及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促进最终产品部门的发展,进而内化成一种比较优势,推动出口贸易。通过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对出口贸易的作用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加入FDI和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总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出口贸易的省际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中,对出口影响最显著的是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其次是金融保险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及房地产业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为负;在分地区的考察中,与FDI相比,东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还不是推动其出口贸易的主要动力;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相应生产性服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出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强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导向,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主导生产性服务业。
【图文】:

出口总额,单位,工业制成品,贸易顺差


图 2.1 1980-2006 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 2004》及《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从图2.1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06年,我国出口贸易额呈现出一个不态势。特别是从2002年以后,每年的出口额都比前一年有显著的增长。除了出口规模的不断提高,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已经形成之外,,中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总量的增长上,而且贸易结构也大为改善。突出表现为的飞速发展,出口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大有提高商品结构由原来的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的比重年的53.5%降至2003年的7.94%,而相对应地,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6.5%92.06%,但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包括服装和鞋类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出口总额的约40%。”出口产品的地区分布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贸易顺差不断加大。200对欧美的顺差进一步增长。对欧美出口分别增长34.1%和30.4%,自欧美的别增长5%和9.1%,对欧美贸易顺差分别达到701.2亿美元和1141.7亿美元时,中国与俄罗斯、韩国、东盟等周边地区的贸易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路径图,生产性服务业,出口贸易,路径


图 3.1 生产性服务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3.1.3 基于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内生比较优势分析根据价值链模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每个活动就象一个链条,每个链条都紧紧相扣。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设计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储运和售后服务等各项活动;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包括企业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719;F75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苏提出发展服务业五年目标[J];政策w

本文编号:2711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711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