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15:54
【摘要】:本文以长三角地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2004-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计算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和主要分布城市。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间内,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了较明显的集聚现象,且其集聚水平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行业角度看,目前,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从城市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六个分行业中,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表现出了较高程度的集聚水平。 此外,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浙沪三地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三个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进行了产业集聚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个地区的集聚产业并未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也就是说这几个集聚产业并未形成要素拥挤效应,集聚目前带来的还是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但是,不同城市的产业集聚效率有所差异。上海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金融业,以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均有效,说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好,集聚程度高,且综合效率均有效,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而江苏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存在规模效率不足的情况,说明该行业在江苏省虽然有集聚,但并未形成足够大的规模经济,应扩大规模,以实现规模效率的提高;浙江省在三地区中产业效率较差,三个行业均出现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情况。 最后,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进行了研究,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并无显著影响,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719;F224
【图文】:

统计年鉴,年鉴,第三产业,数据来源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中心之一,其制造业发达,已开始向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提倡产业转业升级的当前,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下面图标反映了近年来江浙沪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年鉴,年鉴,浙江省


图22004一2009年江、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2005一2009)由图2可以看出,江浙沪三地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服务业中的大部分,均过50%。由此可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服务业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发展服务业,首先就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本文还对生产性服务业占一个地区GDP的比重进行了衡量,其结果如下图

统计年鉴,生产性服务业,年鉴,浙江省


图22004一2009年江、浙、沪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2005一2009)由图2可以看出,江浙沪三地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了服务业中的大部分,均超过50%。由此可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服务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发展服务业,首先就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本文还对生产性服务业占一个地区GDP的比重进行了衡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2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3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年06期

4 马风华;刘俊;;我国服务业地区性集聚程度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年23期

5 汪斌;金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基于发达国家的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6 李井奎;钱陈;;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746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2746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