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02-19 04:13
本文研究重点是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和效应的理论研究与经验分析。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理论与文献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进而从需求和供给角度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进而利用面版数据和菲德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并估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和就业吸纳能力,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与对策。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直接影响和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2)从供给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我国生产性服务供给市场发展特征等;(3)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从实证角度分析和检验第二章、第三章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结果。(4)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性。(5)利用计量方法或工具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测算与评价;(6)分析全球生产性...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与范围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与文献梳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基于需求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分析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供给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视角下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供给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样本数据和变量指标定义
第三节 模型描述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经验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与就业吸纳能力测算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测算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测算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境外经验借鉴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及政境策研究
第一节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第二节 先行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分析
第三节 境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四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 朱胜勇. 城市问题. 2009(07)
[2]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再认识[J]. 杨玉英,郭丽岩. 宏观经济研究. 2009(04)
[3]对我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的再认识[J]. 杨玉英. 宏观经济管理. 2009(03)
[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 韩德超,张建华. 管理科学. 2008(06)
[5]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朱军,何静,马虎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12)
[6]面向2020年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战略[J]. 杨玉英. 宏观经济研究. 2008(11)
[7]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亚斌,刘靓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04)
[8]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唐强荣,庄伯超,徐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5)
[9]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J]. 郭怀英.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2)
[10]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刘辉煌,刘小方.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韩德超.华中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动因研究[D]. 李孟桃.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058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与范围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与文献梳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章 基于需求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分析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供给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供给视角下生产性服务市场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供给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的概念模型
第二节 样本数据和变量指标定义
第三节 模型描述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经验分析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
第二节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经验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与就业吸纳能力测算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测算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测算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境外经验借鉴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及政境策研究
第一节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第二节 先行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分析
第三节 境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四节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 朱胜勇. 城市问题. 2009(07)
[2]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再认识[J]. 杨玉英,郭丽岩. 宏观经济研究. 2009(04)
[3]对我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的再认识[J]. 杨玉英. 宏观经济管理. 2009(03)
[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 韩德超,张建华. 管理科学. 2008(06)
[5]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朱军,何静,马虎兆.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12)
[6]面向2020年的中国服务业发展战略[J]. 杨玉英. 宏观经济研究. 2008(11)
[7]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亚斌,刘靓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04)
[8]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唐强荣,庄伯超,徐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05)
[9]韩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J]. 郭怀英.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2)
[10]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 刘辉煌,刘小方.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1)
博士论文
[1]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韩德超.华中科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动因研究[D]. 李孟桃.上海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0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04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