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测量与提升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9 17:55
基于山西省转型发展的背景,围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理论,通过分析该省二者内部结构变化趋势和产业基础,测量细分行业的融合发展程度,发现山西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存在融合发展趋势和基础,整体上二者融合发展程度较高。根据山西省二者已有融合基础、优劣产业和供需关系构建了特色融合路径,并从细分行业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山西省2007—2016年先进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比重
2007—2016近十年来,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服务业占比下降外,其他类新兴服务业均占比上升,使现代服务业技术含量和人才储备不断提高,这为其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奠定了一定的高端服务业基础,如图2所示。交通运输服务业占比自2010年起持续下降,说明其发展缓慢,这与山西省实行转型发展策略有关,煤碳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情况逐渐发生改变,作为煤碳产业关联的下游服务行业,该行业受到影响近年来发展较慢;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幅度较大并呈现稳定增加趋势,说明山西省该类现代服务业起步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省内该类服务业上游产业市场需求迅速扩张,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该类服务业发展迅速;租赁商务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占比偏低,且发展速度较慢,主要原因为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区、相关产业链发展水平低以及长期通过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其他产业,造成了对该类服务业需求不高。另外山西省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制造业和政府机关,其中,大多数行业主要为制造业生产过程提供服务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要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说明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内部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和供需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的山西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与测量的细分行业融合发展水平,构建山西省融合发展路径和相应的指标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山西省是第二产业基础较为发达的资源型省份。本研究在考虑目前山西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其融合发展进程可分为两个过程。短期来看,可依靠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山西省已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激励前者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购买专业中间服务投入,提高外包化水平,在保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情况下带动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中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初步使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水平提高;通过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基础,提高其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融合发展程度,带动后者稳步提高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长期来看,随着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促使制造业经营者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和内部产业结构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两类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人员素质要求严格使得其对新兴服务业需求较大,两者产业内部稳定的供需关系致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状态,最终形成合理有效的融合发展经济系统,会对山西省整个产业结构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起到关键作用。指标变化表现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提高并稳定在合理的高水平状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与养老服务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J]. 曹献雨.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7)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刘奕,夏杰长,李垚.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7)
[3]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J]. 陶长琪,周璇. 产业经济研究. 2015(03)
[4]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 沈蕾,靳礼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8)
[5]先进制造业统计标准探析[J]. 商黎. 统计研究. 2014(11)
[6]产业转型中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 刘川.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5)
[7]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J]. 杜传忠,王鑫,刘忠京. 产业经济研究. 2013(06)
[8]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 贺正楚,吴艳,蒋佳林,陈一鸣. 中国软科学. 2013(05)
[9]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方法[J]. 钟云燕. 统计与决策. 2009(06)
本文编号:3107938
【文章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20,59(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山西省2007—2016年先进制造业占第二产业比重
2007—2016近十年来,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服务业占比下降外,其他类新兴服务业均占比上升,使现代服务业技术含量和人才储备不断提高,这为其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奠定了一定的高端服务业基础,如图2所示。交通运输服务业占比自2010年起持续下降,说明其发展缓慢,这与山西省实行转型发展策略有关,煤碳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情况逐渐发生改变,作为煤碳产业关联的下游服务行业,该行业受到影响近年来发展较慢;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占比幅度较大并呈现稳定增加趋势,说明山西省该类现代服务业起步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省内该类服务业上游产业市场需求迅速扩张,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该类服务业发展迅速;租赁商务和科学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占比偏低,且发展速度较慢,主要原因为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区、相关产业链发展水平低以及长期通过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其他产业,造成了对该类服务业需求不高。另外山西省现代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制造业和政府机关,其中,大多数行业主要为制造业生产过程提供服务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要为政府机关提供服务,说明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内部存在一定的产业关联和供需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的山西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与测量的细分行业融合发展水平,构建山西省融合发展路径和相应的指标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山西省是第二产业基础较为发达的资源型省份。本研究在考虑目前山西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其融合发展进程可分为两个过程。短期来看,可依靠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基础,发挥山西省已有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势,激励前者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购买专业中间服务投入,提高外包化水平,在保持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情况下带动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中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初步使资源密集型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融合水平提高;通过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基础,提高其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融合发展程度,带动后者稳步提高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长期来看,随着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促使制造业经营者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和内部产业结构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两类制造业技术含量高、人员素质要求严格使得其对新兴服务业需求较大,两者产业内部稳定的供需关系致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水平状态,最终形成合理有效的融合发展经济系统,会对山西省整个产业结构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起到关键作用。指标变化表现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提高并稳定在合理的高水平状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互联网与养老服务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J]. 曹献雨. 当代经济管理. 2019(07)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刘奕,夏杰长,李垚.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7)
[3]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J]. 陶长琪,周璇. 产业经济研究. 2015(03)
[4]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 沈蕾,靳礼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8)
[5]先进制造业统计标准探析[J]. 商黎. 统计研究. 2014(11)
[6]产业转型中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 刘川.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5)
[7]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J]. 杜传忠,王鑫,刘忠京. 产业经济研究. 2013(06)
[8]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 贺正楚,吴艳,蒋佳林,陈一鸣. 中国软科学. 2013(05)
[9]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方法[J]. 钟云燕. 统计与决策. 2009(06)
本文编号:3107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10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