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3:27
伴随着全球服务业服务范围的逐步扩大,知识经济脚步的日益逼近,服务业越来越趋向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发展,随之产生了知识服务业这一新兴行业。知识服务业在其诞生、发展、与其他事物作用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沈阳装备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但目前面临着调整、振兴的艰巨任务,急需知识服务业的有力支撑。然而,相对于沈阳装备制造业而言,沈阳知识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明显不足。调整沈阳经济结构、加速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是沈阳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何将沈阳知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并使其在互动中协调发展,是实现沈阳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沈阳经济的发展,探讨了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模型,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部分。首先,综述了知识服务业概念分类、产生机制和经济意义,指出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就是要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知识服务业。其次,从社会分工、竞争理论、模块化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探讨了知识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互动机制,并划分了两...
【文章来源】:沈阳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沈阳第三产业增长态势Figure4.1Growthoftertiaryindustryinshenyang
的贡献率达到42.70rk。1996年,沈阳知识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比重分别为27.8%和13.7%,而到了2007年,其所占的对应比重分别上升为37.1%和17.3ry0。从图4.2可以看出,沈阳知识服务业在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持续上升,其中,知识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虽然沈阳知识服务业200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2.7?0,与东三省其他重点城市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只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知识型服务业密集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可见,沈阳知识服务业与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4.1.1知识服务业供给的结构分析(l)知识服务业行业机构数
Figure4.3Theehangingtendeneyofthenumber ofknowledgeandse州 eesinstitotionsinShenyang从图4.3可以看出,沈阳知识服务业中各个具体部门的机构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沈阳知识服务业中有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一行业从2005年开始持续高速增长,而其他行业从2002~2006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到了2007年则普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从2007年开始全球便陷入了经济萧条时期,所以各部门的机构数量会相对有些微量减少。但这并没有影响知识服务业整体水平的上涨。(2)知识服务业各行业智力资源及从业人员供给情况l)智力资源供给情况作为东北地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沈阳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究院所形成了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从1997年到2008年,沈阳所拥有的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人数一直处于递增趋势,2008年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J]. 王玉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03)
[2]网络经济下模块化价值创新[J]. 冯海华,张为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02)
[3]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 郑吉昌,夏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02)
[4]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J]. 郑吉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12)
[5]试论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J]. 田红梅.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04)
[6]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 戚建林.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02)
[7]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周振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4)
[8]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 陈英群.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06)
[9]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问题探析[J]. 金雪军,毛捷,潘海波. 软科学. 2002(03)
[10]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应如何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J]. 钱焱. 经济问题探索. 2001(05)
本文编号:3140648
【文章来源】:沈阳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沈阳第三产业增长态势Figure4.1Growthoftertiaryindustryinshenyang
的贡献率达到42.70rk。1996年,沈阳知识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和国民经济的比重分别为27.8%和13.7%,而到了2007年,其所占的对应比重分别上升为37.1%和17.3ry0。从图4.2可以看出,沈阳知识服务业在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持续上升,其中,知识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虽然沈阳知识服务业200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2.7?0,与东三省其他重点城市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只相当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知识型服务业密集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可见,沈阳知识服务业与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4.1.1知识服务业供给的结构分析(l)知识服务业行业机构数
Figure4.3Theehangingtendeneyofthenumber ofknowledgeandse州 eesinstitotionsinShenyang从图4.3可以看出,沈阳知识服务业中各个具体部门的机构增长速度差异较大。沈阳知识服务业中有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一行业从2005年开始持续高速增长,而其他行业从2002~2006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而到了2007年则普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从2007年开始全球便陷入了经济萧条时期,所以各部门的机构数量会相对有些微量减少。但这并没有影响知识服务业整体水平的上涨。(2)知识服务业各行业智力资源及从业人员供给情况l)智力资源供给情况作为东北地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沈阳众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究院所形成了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从1997年到2008年,沈阳所拥有的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人数一直处于递增趋势,2008年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J]. 王玉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03)
[2]网络经济下模块化价值创新[J]. 冯海华,张为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02)
[3]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 郑吉昌,夏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02)
[4]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J]. 郑吉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12)
[5]试论图书馆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J]. 田红梅.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04)
[6]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J]. 戚建林.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02)
[7]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周振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3(04)
[8]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 陈英群.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06)
[9]中国知识服务业发展问题探析[J]. 金雪军,毛捷,潘海波. 软科学. 2002(03)
[10]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应如何发展知识型服务贸易[J]. 钱焱. 经济问题探索. 2001(05)
本文编号:3140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14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