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20:30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相应的,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增加值和就业比重逐渐增大。而其中的生产者服务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其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逐渐增大,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加入了WTO的中国,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生产者服务的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两个方面:(1)对生产者服务业进行理论回顾和梳理。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进行较为系统、全面归纳,力图能够从整体上对生产者服务业有深入的认识。(2)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主要利用投入产出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在介绍了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揭示了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的产业特征;然后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1)本文提出新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分类方法,基于投入产出表把生产者服务业分成五大类;(2)运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二、国外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研究
三、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生产者服务业的定义与相关特征
第一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定义
第二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分类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
第三章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二节 部分重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产业之间的消耗关系
一、中国工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之间的消耗关系
二、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内部之间的消耗关系
第二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波及程度
一、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系数
二、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感应度和产业感应度系数
三、交叉关联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诱发系数
第四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最初投入结构
第五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最终使用结构
第五章 发展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
二、加快生产者服务业管制改革,完善生产者服务业法律法规..
三、积极调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结构
四、多渠道加强生产者服务业的投入
五、进一步扩大生产者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六、努力培养生产者服务业的人力资本
七、完善统计体系,全面掌握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服务业产业关联度的比较研究[J]. 姚战琪. 产业经济研究. 2005(05)
[2]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 高传胜,刘志彪. 上海经济研究. 2005(08)
[3]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J]. 钟韵,闫小培. 人文地理. 2005(03)
[4]生产服务业、内生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J]. 顾乃华.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04)
[5]中国第三产业中间需求率变动趋势分析[J]. 周庆行,童伟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6]生产者服务业与经济国际化:耦合性与互动发展[J]. 高传胜. 现代经济探讨. 2004(11)
[7]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陈宪,黄建锋. 中国软科学. 2004(10)
[8]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 刘水杏. 财贸经济. 2004(04)
[9]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 程大中. 财贸经济. 2004(02)
[10]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钟韵,阎小培. 人文地理. 2003(05)
博士论文
[1]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 张燕.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王金武.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9010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对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二、国外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研究
三、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生产者服务业的定义与相关特征
第一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定义
第二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分类
第三节 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
第三章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一、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的发展
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二节 部分重点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一、金融保险业的发展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产业之间的消耗关系
一、中国工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之间的消耗关系
二、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内部之间的消耗关系
第二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波及程度
一、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影响力和产业影响力系数
二、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感应度和产业感应度系数
三、交叉关联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诱发系数
第四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最初投入结构
第五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最终使用结构
第五章 发展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
二、加快生产者服务业管制改革,完善生产者服务业法律法规..
三、积极调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结构
四、多渠道加强生产者服务业的投入
五、进一步扩大生产者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六、努力培养生产者服务业的人力资本
七、完善统计体系,全面掌握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服务业产业关联度的比较研究[J]. 姚战琪. 产业经济研究. 2005(05)
[2]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 高传胜,刘志彪. 上海经济研究. 2005(08)
[3]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J]. 钟韵,闫小培. 人文地理. 2005(03)
[4]生产服务业、内生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分析[J]. 顾乃华.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04)
[5]中国第三产业中间需求率变动趋势分析[J]. 周庆行,童伟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6]生产者服务业与经济国际化:耦合性与互动发展[J]. 高传胜. 现代经济探讨. 2004(11)
[7]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 陈宪,黄建锋. 中国软科学. 2004(10)
[8]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关联度的国际比较[J]. 刘水杏. 财贸经济. 2004(04)
[9]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 程大中. 财贸经济. 2004(02)
[10]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钟韵,阎小培. 人文地理. 2003(05)
博士论文
[1]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 张燕.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王金武.武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9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56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