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0:5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影响的研究。然后综合运用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关联等理论,以制造业结构升级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然后根据OECD制造业分类法,将制造业分为高端、中端以及低端技术制造业,接着引入余弦夹角法对各省份制造业结构进行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对中国制造业结构现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根据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基于30个省级单位2005年-2017年的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及多样化集聚都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或是多样化集聚,均能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但...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图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1.3.2 制造业升级的内涵
1.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产业结构理论
2.1.4 其他相关理论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2.2.1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2.2.2 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三章 现状分析
3.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
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
3.2.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情况分析
3.2.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情况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结构现状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4.1.1 模型构建
4.1.2 变量说明
4.2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4.3 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乔彬,张蕊,雷春. 经济评论. 2019(06)
[2]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J]. 韩峰,李玉双. 经济研究. 2019(11)
[3]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外溢?—来自中国230个地级市的证据[J]. 余泳泽,庄海涛,刘大勇,伏雨. 财经研究. 2019(11)
[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产业互动视域的分析[J]. 曲绍卫,夏远,姚毅. 预测. 2019(05)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 曾艺,韩峰,刘俊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6]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J]. 赵昕东,刘成坤. 中国软科学. 2019(03)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差异——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J]. 孔令夷,邢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8]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 余东华,信婧.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9]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J]. 季良玉. 技术经济. 2018(11)
[10]消费升级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带动作用: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J]. 杨天宇,陈明玉. 经济学家. 2018(11)
本文编号:3636167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图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1.3.2 制造业升级的内涵
1.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产业结构理论
2.1.4 其他相关理论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2.2.1 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2.2.2 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三章 现状分析
3.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情况
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
3.2.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情况分析
3.2.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情况分析
3.3 中国制造业结构现状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4.1.1 模型构建
4.1.2 变量说明
4.2 全国层面实证结果分析
4.3 分地区实证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铁效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J]. 乔彬,张蕊,雷春. 经济评论. 2019(06)
[2]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J]. 韩峰,李玉双. 经济研究. 2019(11)
[3]高铁开通是否加速了技术创新外溢?—来自中国230个地级市的证据[J]. 余泳泽,庄海涛,刘大勇,伏雨. 财经研究. 2019(11)
[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产业互动视域的分析[J]. 曲绍卫,夏远,姚毅. 预测. 2019(05)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了吗?[J]. 曾艺,韩峰,刘俊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05)
[6]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J]. 赵昕东,刘成坤. 中国软科学. 2019(03)
[7]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差异——基于区域及行业视角[J]. 孔令夷,邢宁.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8]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 余东华,信婧.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9]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J]. 季良玉. 技术经济. 2018(11)
[10]消费升级对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带动作用: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J]. 杨天宇,陈明玉. 经济学家. 2018(11)
本文编号:3636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63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