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还是“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新常态发展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2 20:14
以2016至2018年沪深A股上市的大样本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企业的所属地区不同构建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分样本,采用Theil系数、H系数、EG指数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对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要素流通与产业集聚情况良好;中部地区的要素流通水平较高,但产业集聚尚未完成;西部与东北地区的要素流通与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低,需要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促进结构转变。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一)空间划分与数据来源
(二)要素空间流通指标
(三)产业空间集聚指标
(四)空间相关性指标
三、实证结果
(一)要素流通、产业集聚与相关性计算
(二)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J]. 郭浩淼,王鑫.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1)
[2]新常态下吉林省服务业的运行、展望及对策[J]. 纪明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9)
[3]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特征分析[J]. 罗春科.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8)
[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吗?——基于行业、地区和城市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 于斌斌.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2)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创新驱动发展[J]. 吉亚辉,杨倩妮.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4)
[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基于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较分析[J]. 王志强,刘伯凡,曹建华.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7]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综合测度[J]. 邱灵,方创琳. 地理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66526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一)空间划分与数据来源
(二)要素空间流通指标
(三)产业空间集聚指标
(四)空间相关性指标
三、实证结果
(一)要素流通、产业集聚与相关性计算
(二)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J]. 郭浩淼,王鑫. 商业经济研究. 2019(01)
[2]新常态下吉林省服务业的运行、展望及对策[J]. 纪明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9)
[3]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特征分析[J]. 罗春科.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8)
[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吗?——基于行业、地区和城市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 于斌斌. 南开经济研究. 2017(02)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创新驱动发展[J]. 吉亚辉,杨倩妮.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4)
[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基于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较分析[J]. 王志强,刘伯凡,曹建华.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7]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综合测度[J]. 邱灵,方创琳. 地理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665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366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