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对外开放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8:32

  本文关键词:对外开放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开放 生产性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 FDI 制造业贸易竞争力


【摘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客观认识对外开放背景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显著正相关;制造业FDI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负;制造业贸易竞争力提升有助于推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与制造业FDI呈现正相关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对外开放 生产性服务业 高技术产业 FDI 制造业贸易竞争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14ZDA08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点课题“服务经济思想史研究”
【分类号】:F719;F832.6
【正文快照】: 引言全球化背景下,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必须重点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促进专业化和深化分工,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促进最终产品部门发展,从而内化成一种比较优势,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增长[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尚涛;陶蕴芳;;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2 刘兵权;王耀中;文凤华;;开放经济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与产业安全[J];社会科学家;2011年05期

3 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统计与决策;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秀峰;韩亚峰;;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05期

2 张洁;;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3 易莹莹;席艳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1期

4 戴翔;金碚;;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5 彭水军;李虹静;;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制造业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10期

6 邱爱莲;崔日明;;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提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分行业进口的角度[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10期

7 刘辉煌;任会利;;生产者服务进口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中介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年08期

8 唐保庆;黄繁华;杨继军;;服务贸易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9 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10 任会利;刘辉煌;;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1982—2008[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保庆;黄繁华;杨继军;;服务贸易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代伊博;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段丽娜;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樊文静;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悖论及其形成机理[D];浙江大学;2013年

4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王影;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虹静;开放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7 简晓彬;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谭辉;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王浅;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单陆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思慧;FDI地区差异的制造业竞争力效应[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屈海群;我国生产者服务贸易与制成品贸易互动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任会利;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黄锦堂;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汪自明;泛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效应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徐凤辉;我国制造业视角下的劳动力配置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2 黄莉芳;黄良文;郭玮;;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3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任旺兵;尚于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4 李海舰;外资进入与国家经济安全[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8期

5 何维达,何昌;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6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7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8 刘戒骄;服务业的开放及其对工业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9 李晓峰;漆美峰;;中国和美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3年03期

10 尚涛;陶蕴芳;;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秀;加快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J];中国投资;2001年12期

2 ;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三大特点(英文)[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4年04期

3 怀国模;;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中外科技信息;1993年05期

4 方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4年01期

5 刘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10期

6 刘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策[J];港澳经济;1995年10期

7 王元;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J];科学中国人;2001年06期

8 ;90年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状况[J];新经济;2000年06期

9 张琚;;中国高技术产业六大问题分析[J];新经济;2000年06期

10 袁静;中国高技术产业政策转型[J];经济纵横;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燕;刘军;;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动态研究——基于价值分析法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娟;中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世界第二[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李虎军;中国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3 江可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效率:中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刘东凯、何广怀;中国高技术产业群体迅速崛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赵永新;中国高技术出口跻身世界前两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鸣;蓄势扬帆待远航[N];科技日报;2003年

7 江国成邋储国强;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8 特约评论员 陈凯;中国的信息社会指数及信息化水平仍靠后[N];通信信息报;2007年

9 彭燮;勾勒产业“数字地图”[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记者 赵承;高新技术产值年均增长20%[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灼亮;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千慧雄;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燕;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国际经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仲盼;中国高技术产业布局变动趋势及效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吴林兵;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与效益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敏;中国高技术产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王幸之;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D];南京大学;2012年

6 刘雯;开放条件下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格局与创新效率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7 杨莉;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李璐;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高技术产业适用性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9 王杰;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帅君;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中的FDI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23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523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