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0:03

  本文关键词: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饭店 收益管理系统 适宜性评价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体系,为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提供决策参考。 饭店收益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算法和数学建模等理论研究层面,对于收益管理的应用,尤其是收益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而收益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一个使饭店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相对于繁荣的国外饭店收益管理应用而言,中国本土品牌饭店才真正开始认识和实际使用收益管理。目前收益管理的文献主要是研究国外经济文化背景下的饭店,对于以中国特定情境为背景的饭店收益管理研究,尤其是收益管理应用研究寥寥无几。而将西方成熟的收益管理应用到中国服务业,建立适用于中国服务业收益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国内业界和学术界应该共同关注的一个迫切课题。 饭店收益管理系统的引入和应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收益管理决策行为。有些饭店使用收益管理系统获得了成功,有些饭店则没有,甚至是业绩下滑。出现上述问题表明: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存在一个适宜性问题。 本文以海南四星级和五星级饭店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思想为框架,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论证,初步提出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方案;通过两轮Delphi法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使用群体群体决策AHP法,综合不同背景和水平的专家意见从而获得相关客观的指标权重。使用FAHP方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最终建立起饭店引入收益管理适宜性评价体系。 最后通过一家外国品牌饭店(己安装收益管理系统)和一家本土品牌饭店(未安装收益管理系统)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模型。外国品牌饭店很适宜安装收益管理系统,尤其是在收益管理制度和收益文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本土品牌饭店基本适宜安排收益管理系统,但在饭店信息系统资源、收益管理规章制度和收益文化方面得分尤其较低。通过对主要的各指标进行对比,为本土品牌更好引入收益管理系统从而获得更多收益提供改进建议。 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可以促使我国饭店更好地进行收益管理,以提升我国本土品牌饭店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饭店利润率,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
【关键词】:饭店 收益管理系统 适宜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TP3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10
  • 1.3 研究意义10-11
  • 1.3.1 理论意义10-11
  • 1.3.2 实践意义11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3
  • 1.4.1 指标确定11
  • 1.4.2 综合评价方法11
  • 1.4.3 实证研究11-13
  • 1.5 技术路线图13-14
  • 1.6 创新点14-15
  • 2 文献综述15-22
  • 2.1 饭店收益管理系统与战略的关系15
  • 2.2 收益管理系统与饭店目标15-16
  • 2.2.1 收益管理系统与战术目标15
  • 2.2.2 收益管理系统与战略目标15-16
  • 2.2.3 收益管理系统与财务目标16
  • 2.3 收益管理系统与饭店外部环境16-17
  • 2.3.1 收益管理系统与市场16
  • 2.3.2 收益管理系统与竞争者16
  • 2.3.3 收益管理系统与合作者(分销渠道)16-17
  • 2.3.4 收益管理系统与顾客17
  • 2.4 收益管理系统与饭店内部条件17-22
  • 2.4.1 收益管理系统与饭店资源17-19
  • 2.4.2 收益管理系统与饭店能力19-22
  • 3 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32
  • 3.1 指标选取原则22
  • 3.1.1 全面性原则22
  • 3.1.2 层次性原则22
  • 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22
  • 3.1.4 普适性原则22
  • 3.2 指标体系的初步提出22-23
  • 3.2.1 文献研究22-23
  • 3.2.2 专家论证23
  • 3.3 指标体系的筛选23-32
  • 3.3.1 Delphi法专家相关信息23-25
  • 3.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25-28
  • 3.3.3 指标修改情况28
  • 3.3.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28-32
  • 4 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评价综合评价方法32-49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32
  • 4.2 各级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32-40
  • 4.2.1 层次分析法32-34
  • 4.2.2 群体决策AHP34-35
  • 4.2.3 各级指标权重系数35-40
  • 4.3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40-48
  • 4.3.1 指标隶属度40-41
  • 4.3.2 各指标评判矩阵结果41-48
  • 4.4 评价模型的建立48-49
  • 5 实证49-59
  • 5.1 两家饭店的基本概况49
  • 5.1.1 三亚海棠湾9号温泉度假酒店概况49
  • 5.1.2 三亚湾海居铂尔曼度假酒店概况49
  • 5.2 模型应用49-56
  • 5.2.1 评价指标对应考评标准的百分数49-52
  • 5.2.2 饭店引入收益管理系统适宜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52-56
  • 5.3 结果讨论与模型验证56-59
  • 6 总结和展望59-61
  • 6.1 本文主要内容总结59
  • 6.2 创新点59-60
  • 6.3 研究不足60-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1 DELPHI法第一轮专家咨询评议表65-81
  • 附录2 DELPHI法第二轮专家评议表81-92
  • 附录3 AHP调查问卷92-99
  • 附录4 指标量化问卷99-101
  • 附录5 指标判断矩阵调查表101-109
  • 附录6 评价体系实证调查问卷109-114
  • 致谢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海燕;;基于收益管理的福州星级酒店管理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姜意扬;王勇;郑海健;;基于协同的铁路客运专线公司收益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05期

3 王青;;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分销渠道的纵向冲突与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1期

4 覃朝勇;李阳;刘婷婷;李相勇;;基于顾客选择行为的客房分配模型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周晶;杨慧;;解析收益管理的核心观点[J];经济管理;2008年14期

6 彭磊义;;基于AHP的饭店收益管理系统研究[J];经济论坛;2010年07期

7 谢泗薪,陈鸣,张金成;收益管理:人与系统有机协调——基于中国民航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05年08期

8 惠晨;;饭店客房收益管理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5期

9 高强;朱金福;蓝伯雄;;国内航空公司实施收益管理的博弈分析[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10 康锦江;胡新科;;收益管理在我国酒店业实施的尴尬[J];辽宁经济;2005年10期



本文编号:560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560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