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第三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量总体持续走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居民消费的不足已经成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阻碍因素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消费的增长将是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未来走向。因此,深入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消费增长变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非常必要。首先,本文在服务业发展及居民消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第三产业发展变动的一般规律及经典消费理论。其次,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第三产业拉动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明确第三产业在拉动消费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并证明第三产业的总量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明确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并通过不同地区的回归结果的分析明确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第三产业 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回归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6.1;F71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5
- 1.1.1 研究背景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20-21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21-24
- 1.3.1 研究方法21
- 1.3.2 研究思路21-24
- 第2章 第三产业和居民消费相关理论概述24-34
- 2.1 第三产业相关理论概述24-27
- 2.1.1 第三产业概念界定24
- 2.1.2 第三产业分类24-25
- 2.1.3 第三产业相关理论25-27
- 2.2 居民消费相关理论概述27-33
- 2.2.1 四大经典消费理论27-31
- 2.2.2 影响消费的因素分析31-33
- 2.3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第三产业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34-46
- 3.1 第三产业总量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34-40
- 3.1.1 创新行业发展,拓宽消费选择34-36
- 3.1.2 增加就业人口,提高居民收入36-38
- 3.1.3 调节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差距38-40
- 3.2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分析40-44
- 3.2.1 金融业40-41
- 3.2.2 房地产业41-42
- 3.2.3 交通运输、仓储业42-43
- 3.2.4 餐饮住宿业43-44
- 3.2.5 批发零售业44
- 3.3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 第三产业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46-60
- 4.1 三次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分析46-47
- 4.1.1 数据选择与说明46
- 4.1.2 消费拉动力46-47
- 4.2 第三产业与居民消费的总量面板数据分析47-49
- 4.2.1 变量选取与说明47-48
- 4.2.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48
- 4.2.3 协整检验48-49
- 4.3 第三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分量面板数据回归49-53
- 4.3.1 提出假设50
- 4.3.2 第三产业分类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50
- 4.3.3 模型选择50-51
- 4.3.4 面板数据回归51-52
- 4.3.5 回归结果分析52-53
- 4.4 第三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分地区面板数据回归53-59
- 4.4.1 假设提出53-54
- 4.4.2 数据选择与说明54
- 4.4.3 区域划分及模型选择54-55
- 4.4.4 面板数据回归55
- 4.4.5 回归结果分析55-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60-68
- 5.1 重点发展金融业60-61
- 5.2 合理调控房地产业61-63
- 5.3 大力发展旅游业63-64
- 5.4 着力发展交通运输业64-65
- 5.5 协调发展商贸业65-66
- 5.6 全面拓展新兴服务业66-67
- 5.7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6.1 主要结论68-69
- 6.2 研究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6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鹏;马跃峰;;农村消费咋扩大[J];乡镇论坛;2009年05期
2 金太星;;论消费拉动的主导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陈明杰;创造消费热点[J];价格与市场;2002年01期
4 尹艳林;当前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5 徐连仲;今年物价 一季度将温和上扬 二季度涨幅将加大[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4年03期
6 祁京梅;消费需求对经济贡献稳步提高[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71期
7 张国英,宋承敏;更加重视研究消费[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21期
8 于文浩;;重视消费需求病软问题[J];中国统计;2006年11期
9 陈文玲;;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J];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10 陈文玲;;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及原因[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芸春;卢晟;;在消费崛起时代寻找百年老店[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2 丁国华;;在全面推进经济转型中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佘传奇;夏家福;;中部崛起视野下的安徽亟待着力以消费拉动经济运行[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殷莉;;对扩大陕西消费需求的思考[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钟涛;;收入增长及加大消费对我省经济的影响[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6 朱庆芳;;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岩;;北京市消费金融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A];北京学研究文集2010[C];2010年
8 蔺栋华;孙健英;颜培霞;;金融危机条件下山东省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研究[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9 张峦;;扩大居民消费政策效果分析[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方竹正;;《资本论》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扩大内需应向消费需求拉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淑娟 龚雯;居民较敢花钱,消费拉动力强[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2 记者 万李;我地一季度投资消费拉动强劲[N];山南报(汉);2013年
3 潘明朗;消费社会为何来得如此步履蹒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黄海:扩大居民消费是一项很长期的任务[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赵维光 实习生 冯靖 通讯员 刘鸿娥;1.2亿元烟花市场折射消费矛盾[N];文汇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吴婷;转化率近100% 消费券引领刺激消费“第一波”[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大力发展文化消费产业[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8 叶志军;消费不是一“券”就灵[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田学斌;如何理性认识消费券[N];温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薛秀泓;消费券缘何成为炒作噱头[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张明;农民工消费的城乡二元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波;中国扩大个人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春义;我国居民消费周期性波动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5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马晓旭;江苏省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险峰;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丽;农民工消费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项一鸣;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然;收入倍增视角下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4 余晓龙;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李书t
本文编号:575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57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