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人才创意潜能开发策略
本文关键词:动漫人才创意潜能开发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创意 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 动画专业 国际竞争力 产业 当今世界 培养学生 形象设计 软实力
【摘要】:正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极为重要的筹码,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作为创意型产业的动漫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市场上极具魅力的产业。从2006年起,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动漫产业的扶持政策,但目前我国动漫业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创意"是动漫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渗
【作者单位】: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行政学院;
【关键词】: 创意 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 动画专业 国际竞争力 产业 当今世界 培养学生 形象设计 软实力
【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培养创新型动漫人才与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编号:201218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719;F272.92
【正文快照】: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极为重要的筹码,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作为创意型产业的动漫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市场上极具魅力的产业。从2006年起,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动漫产业的扶持政策,但目前我国动漫业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创意”是动漫赖以生存的基础,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瑞芳;;从动漫教育发展谈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新闻界;2008年04期
2 陈晓菡;解学芳;;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六大瓶颈与发展趋向[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3 朱海滔;;呼唤动漫创意人才[J];中国中小企业;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玉;;中国动画本科教育分析[J];成功(教育);2012年03期
2 柳执一;;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民族水墨动画创作的探索与研究[J];电影文学;2012年07期
3 周著;王玉娟;;动漫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7期
4 周著;王玉娟;;基于产业平台的动画专业教学反思[J];大众文艺;2010年21期
5 王建磊;;三维打印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3年19期
6 潘瑞芳;叶福军;钱归平;;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探究[J];新闻界;2009年03期
7 周著;;试论动漫企业在产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J];学术论坛;2010年12期
8 李敏;;当代中国创新型动画人才的培养[J];艺海;2012年08期
9 孙豫;;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传统方向教学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连山;宋正国;孙静媛;;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性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国庆;张泊平;;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光飞;真实感角色的创建与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喻丽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范小春;浙江省高校动画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周鑫;高职动漫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耿志;动漫形象在衍生应用中的视觉创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楼文高;孟祥辉;董翠芳;姜丽;;谈谈我国的动漫教育[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5期
2 常光希;;全球化与中国动画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7年03期
3 肖永亮;;从动画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探讨美国的计算机动画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年07期
4 潘瑞芳;;对中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思考[J];新闻界;2010年02期
5 向勇;;管理网游:审查不如分级[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47期
6 郝然;;浅谈动画技术对于动画艺术发展的影响[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4期
7 刘源;;简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管理科学化[J];文教资料;2008年13期
8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年05期
9 姜晓松;;论漫画基础与动画教学的关系[J];艺术教育;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波;赵志田;;模块化理论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创新[J];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2 罗双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求索;2005年06期
3 覃巍;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政策探讨[J];理论与改革;2001年03期
4 卢焱群;科技竞争力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J];理论月刊;2002年11期
5 李东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年06期
6 欧阳华;;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大力开发企业人才[J];中国工程咨询;2008年03期
7 李莉;;发展高科技园区 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J];南开管理评论;1993年03期
8 李好;;印度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年02期
9 康学芹;陈香兰;;后危机时代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0年26期
10 王立新;高长春;任荣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殿军;万娟;;自主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伦军;丁亚;苏明;腾代昭;田克强;徐进;;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分析及其建设提升的对策[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3 任世洋;;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A];贵州煤炭经济《2005年论文选编》[C];2005年
4 曾春九;赵东安;粟茂;;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引进[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窦浩华;;中小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张伟峰;;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宝鸡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关系的调查[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7 王贵军;周青;;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创新能力的开发[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孙冶;;创新培养企业人才[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放生;吴贵生;徐龙;杨伟;陈党民;姚志毅;;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建设[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金陵;现代企业如何规避人才短缺风险[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万宝盛华(中国);人才短缺:内地32%雇主遭遇薪资上涨压力[N];中国经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张玉明 通讯员 梁敬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N];建筑时报;2006年
4 ;现代企业:如何规避人才短缺风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5 首席记者解广军;中小企业 “体检”找不足 促进快发展[N];鸡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何连弟;人才短缺阻碍民企国际化[N];文汇报;2010年
7 通讯员 詹国兵;山区招工办工厂 沿海聘贤搞营销[N];福建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凤华;创业人才短缺呼唤创业教育快速发展[N];科技日报;2008年
9 田栋栋;印度企业投巨资为教育“买单”[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杨宝珊;人才短缺制约民企国际化[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2 余红胜;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朱莺;小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秀芝;基于适应能力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雷小毓;产业集群的成长和演化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张旭;企业文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星植;提高韩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商玮;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煌;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伍菊英;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刘夫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叶茂;中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提升[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裴婷婷;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协同关系及政策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丽格;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张庆;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提升[D];青岛大学;2008年
10 肖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82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582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