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
【摘要】:我国近20年的快速城镇化历程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但同时城市逐渐面临用地无序扩张、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破坏、特色传统流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本文在全面理解和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目标、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特征;并认为县域层面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关键,区域应将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重点从大城市转向县域层面;还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由此,本文以温州永嘉县作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其服务业发展状况和特征的评析,总结出永嘉服务业存在的五大问题;并分析其问题原因、发展制约、发展机遇、发展优势,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层面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五点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在上述框架指导下,选取了永嘉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规划了“双核两带两区”的永嘉县现代服务业总体空间布局,并具体阐述了发展重点各服务业的发展措施和空间布局,为永嘉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提供规划指引,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现代服务业 空间布局 永嘉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TU984.13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21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我国城镇化由量向质转变,新型城镇化成为必然趋势9
- 1.1.2 县域空间成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节点9-10
- 1.1.3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县域空间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0-11
- 1.2.2 县域空间的城镇化发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1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11-13
- 1.3.1 研究对象11-13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3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技术路线14-15
- 1.5 相关概念界定15-21
- 1.5.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15-17
- 1.5.2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特征17-21
- 2 相关研究及实践21-29
- 2.1 关于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研究21-26
- 2.1.1 经济地理学对空间资源配置机制的理解21-22
- 2.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针对区域城乡资源配置的认识22-24
- 2.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关于县域内部空间资源配置的研究24-26
- 2.2 中小城市服务业空间发展的研究26-29
- 3 永嘉县服务业发展状况评析29-50
- 3.1 服务业现状总体评析29-34
- 3.1.1 现状发展水平29-30
- 3.1.2 近五年发展情况30-32
- 3.1.3 服务业内部结构特征32-34
- 3.2 主要服务业发展现状34-40
- 3.2.1 商贸服务业34-36
- 3.2.2 物流业36-37
- 3.2.3 旅游业37-39
- 3.2.4 金融业39
- 3.2.5 公益性服务业39-40
- 3.2.6 其他服务业40
- 3.3 服务业现状空间特征40-47
- 3.3.1 商贸服务业40-43
- 3.3.2 物流业43-44
- 3.3.3 旅游业44-45
- 3.3.4 公益性服务业45
- 3.3.5 总体空间特征45-47
- 3.4 服务业现状问题总结47-48
- 3.4.1 服务业总量较小,发展速度滞后47
- 3.4.2 服务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较弱47
- 3.4.3 服务业空间集聚较弱,等级体系发展不健全47-48
- 3.4.4 服务业空间布局孤立,未整合区位交通等优势48
- 3.4.5 服务业联动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服务带动欠佳48
- 3.5 小结48-50
- 4 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探索50-64
- 4.1 问题原因及制约因素分析50-53
- 4.1.1 城镇化水平较低50
- 4.1.2 城乡等级体系不健全50-51
- 4.1.3 区域发展地位受制51-52
- 4.1.4 土地空间要素受制52
- 4.1.5 服务业发展缺乏联动思维52-53
- 4.1.6 政策制度引领不足53
- 4.2 发展机遇及优势分析53-56
- 4.2.1 国家层面对小城市发展的重视53-54
- 4.2.2 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支持54
- 4.2.3 本地政府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加大54-55
- 4.2.4 区位条件优越55
- 4.2.5 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厚55-56
- 4.2.6 制造业支撑基础厚实56
- 4.2.7 高端、新型服务业启动发展56
- 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层面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思路56-58
- 4.3.1 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57
- 4.3.2 把握区域发展机遇,从区域整体层面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57-58
- 4.3.3 依托城乡结构体系,以人为本,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58
- 4.3.4 强化服务业与要素资源的集聚,实现产业的互促发展和特色发展58
- 4.3.5 挖掘用地潜力,促进产业用地集约开发,维护生态安全格局58
- 4.4 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58-64
- 4.4.1 接轨温州大都市乃至长三角,承担区域职能,实现区域协调59
- 4.4.2 完善服务业空间体系,实现城乡统筹、社会公平59-60
- 4.4.3 打造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集约发展、联动发展、特色发展60-61
- 4.4.4 推进用地整理挖潜,实现空间拓展、用地集约、生态环保61-62
- 4.4.5 拓展投资渠道,增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62
- 4.4.6 创新优化政策制度环境,保障现代服务业发展62-64
- 5 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及空间布局64-81
- 5.1 现代服务的发展重点64-66
- 5.1.1 永嘉县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思考64
- 5.1.2 发展重点的选取64-66
- 5.2 总体空间布局66-68
- 5.2.1 “双核”引领67
- 5.2.2 “两带”串联67
- 5.2.3 “两区”互动67-68
- 5.3 各服务业的发展措施及空间布局68-81
- 5.3.1 现代商贸业68-70
- 5.3.2 商务金融业70-72
- 5.3.3 休闲旅游与健康养生服务业72-75
- 5.3.4 现代物流业75-77
- 5.3.5 公共服务业77-81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81-83
- 6.1 研究结论81-82
- 6.2 研究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5
- 作者简历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龙;;新型城镇化的新周期[J];中国建设信息;2013年05期
2 ;新型城镇化:未来十年中央政策的主轴[J];中国建设信息;2013年05期
3 陈桂龙;;李佐军:“十八大”后如何正确推进新型城镇化[J];中国建设信息;2013年05期
4 朱中一;;房地产应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J];城市开发;2013年10期
5 本刊编辑部;黄忠免;;新型城镇化[J];广西城镇建设;2013年10期
6 张书成;;基于“大数据”战略的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2013年23期
7 本刊编辑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年01期
8 徐建华;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南山经验解读[J];小城镇建设;2003年10期
9 宋继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创新城乡建设管理模式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1期
10 王廷怀;刘斌;;东营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探讨[J];硅谷;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1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58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