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生产性服务业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08:06
本文关键词:中美生产性服务业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和经济增长 综合比较 外化性
【摘要】:进入21世纪,服务业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逐步赶超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动力。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不断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而出现的,许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求寻找出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且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2014年,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称生产性服务业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关键,也是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及实现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的主要通过整理中美两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数据,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相关发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找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的差距,且借鉴美国丰富的发展经验,从而提出适和我国国情的发展对策。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很高,但是发展水平很低,影响因素主要有法律体系及税收机制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关联性较弱,城市化发展落后,市场的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等等。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问题就可以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一部分力量。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总体叙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的界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个大概的描述和了解;第三部分讲述的是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体制是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也是比较完善的,可以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于就业的促进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五部分通过对中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进行综合的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第六部分通过对前一部分内容中找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和经济增长 综合比较 外化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的背景9
- 1.1.2 选题的意义9-10
-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0-11
- 1.3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11-12
- 1.3.1 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11-12
-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12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12-14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14-18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14-15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5-16
-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16-18
- 第3章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8-23
- 3.1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18-19
- 3.2 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19-20
- 3.3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20-23
- 第4章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3-30
- 4.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23-24
- 4.2 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24-27
- 4.3 生产性服务业与国民经济27-30
- 第5章 中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比较分析30-36
- 5.1 中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比较30-32
- 5.2 中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的比较32-34
- 5.3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势34-36
- 第6章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36-40
- 6.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6-37
- 6.2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37-40
- 6.2.1 政府的支持力度37
- 6.2.2 健全的法律法规37-38
- 6.2.3 行业协会的发展38
- 6.2.4 人力资源的开发38-39
- 6.2.5 产业集群和服务外包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静;朱晓青;;我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冯荷英;;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3年03期
3 王晓煜;王倩;吴迪;;后危机时代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12年26期
4 阮婷婷;张岸嫔;;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J];中国市场;2012年13期
5 韩岳峰;;试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J];中国外资;2011年22期
6 朱培培;沈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价格月刊;2011年08期
7 郭文慧;刘琴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1年06期
8 杨书群;冯永进;;论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J];未来与发展;2011年06期
9 徐丽霞;田喜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因素的SDA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1期
10 孙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市场;2010年13期
,本文编号:649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64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