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3:02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服务 分销服务 市场需求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与带动作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国际竞争的高地,抢占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竞争获胜的关键所在。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链划分为四大环节,一是研发环节,二是生产制造环节,三是分销环节,四是市场需求,其中研发环节和分销环节是附加值较高的环节,而市场需求则是获取高附加值的保证。实际上,在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制造阶段,存在大量的生产性服务活动,这些生产性服务活动不断地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各种与其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首先,本论文通过构建基于产业分工的理论模型,阐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工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品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接着,利用江苏省微观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所利用的研发服务、分销渠道服务以及市场需求服务的程度,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显著。接着,本论文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角度,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质量、种类和空间分布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化制。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将扩大高质量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进而带来生产性服务市场的服务质量提升,同时,高质量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规模扩大,将会降低高质量生产性服务的价格水平,也会降低对高质量生产性服务存巧较大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成本,进而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绩效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利用的生产性服务业种类越多,越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是否位于集群、企业规模与企业性质对于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供给者的空间距离越远,其获取生产性服务的损失价值就会越大,越不利于提升创新水平与创新产出规模,另外,企业家精神与企业人员素质对创新水平与产出规模存在较大作用。然后,从价值链分解的视角,研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显著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重点分析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分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因为,位于"微笑曲线"一端的研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内新产品和新生产(工艺)方法的摇盛,而位于"微笑曲线"另一端的分销,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内开辟新市场的重要保障,没有"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就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还深入分析了市场需求服务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因为,处于价值链最终端的市场需求,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品商业化和市场化最为关键的因素,某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来说,可能不是在于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创新技术或产品是否迎合市场需求,取决于能否迎合领先市场的需求。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服务 分销服务 市场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F276.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31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相关的文献综述13-24
  • 1.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文献13-17
  • 1.2.2 生产性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17-19
  • 1.2.3 研发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19-21
  • 1.2.4 分销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21-22
  • 1.2.5 市场需求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的相关文献22-24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24-26
  • 1.3.1 研究方法24
  • 1.3.2 研究思路24-26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2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26-29
  •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29-31
  • 2.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与经验特征31-57
  • 2.1 引言31
  •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规律31-38
  • 2.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及发展规律31-35
  •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发展规律35-38
  • 2.3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38-43
  • 2.4 生产性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用的经验特征43-55
  • 2.4.1 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描述性统计44-47
  • 2.4.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差异性:计量分析47-55
  • 2.5 结论与启示55-57
  • 3. 生产性服务业异质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57-96
  • 3.1 引言57-58
  • 3.2 理论模型构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与质量的作用58-63
  • 3.3 理论模型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种类与空间分布的作用63-70
  • 3.3.1 生产性服务业种类的作用63-66
  • 3.3.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作用66-70
  • 3.4 实证研究70-93
  • 3.4.1 研究设计70-76
  • 3.4.2 计量模型构建76-81
  • 3.4.3 计量结果分析81-93
  • 3.5 结论与启示93-96
  • 4. 研发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96-115
  • 4.1 引言96
  •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研发服务96-98
  • 4.3 理论模型构建:研发服务的作用98-104
  • 4.4 实证研究104-113
  • 4.4.1 研究设计104-107
  • 4.4.2 计量模型构建107-110
  • 4.4.3 计量结果分析110-113
  • 4.5 结论与启示113-115
  • 5. 分销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115-130
  • 5.1 引言115
  •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分销服务115-117
  • 5.3 理论模型构建:分销服务的作用117-121
  • 5.4 实证研究121-128
  • 5.4.1 研究设计121-124
  • 5.4.2 计量模型构建124-125
  • 5.4.3 计量结果分析125-128
  • 5.5 结论与启示128-130
  • 6. 市场需求服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130-150
  • 6.1 引言130-131
  • 6.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市场需求服务131-133
  • 6.3 理论模型构建:市场需求服务的作用133-137
  • 6.4 实证研究137-147
  • 6.4.1 研究设计137-141
  • 6.4.2 计量模型构建141-143
  • 6.4.3 计量结果分析143-147
  • 6.5 结论与启示147-150
  • 7. 总结与结论性评述150-153
  • 参考文献153-163
  • 已发表的论文情况163-164
  • 致谢164-1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2 肖兴志;王建林;;谁更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研发行为的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3 汪立鑫;;制度参数、国家规模与后发国“蛙跳”[J];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4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3期

5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6 郭晓丹;宋维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时机选择:领军还是跟进[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7 王珏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和区位优势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06期

8 魏后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10 吴福象;王新新;;行业集中度、规模差异与创新绩效——基于GVC模式下要素集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650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650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