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22:36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供给与需求视角 回归模型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革,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减少,制造业纷纷向服务业转型,载体和支点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逐渐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和发达程度,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在二、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 本文在理论层面结合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应用层面,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等。其次,基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五个细分行业层面,概述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然后,根据供需视角,提炼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根据理论假设,,建立计量模型,运用1995~2012年跨度18年《重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及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总结全文结论,并从提高工业化程度、提升服务效率、促进产业融合程度、深化专业化分工和完善政府保障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实证回归结果显示:工业化程度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各个细分行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具体来说,从整体层面来讲,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程度、政府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相关。从行业层面来讲,专业化分工、工业化程度、服务效率、产业融合程度和政府规模与各细分行业发展正相关。从实证结果来看,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相关性一致。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影响因素 供给与需求视角 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10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10-12
  • 1.3.1 基本思路10-12
  • 1.3.2 主要内容12
  • 1.4 研究重点、难点12-13
  • 1.4.1 研究重点12-13
  • 1.4.2 研究难点13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13-14
  • 1.5.1 创新之处13
  • 1.5.2 不足之处13-14
  • 1.6 研究方法14-15
  • 2 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文献综述15-25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15-18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15-16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6-18
  • 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18-20
  • 2.2.1 国外相关理论18-19
  • 2.2.2 国内相关理论19-20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20-25
  • 2.3.1 国外研究20-22
  • 2.3.2 国内研究22-23
  • 2.3.3 国内外文献述评23-25
  • 3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25-32
  • 3.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状况25-28
  • 3.1.1 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25-26
  • 3.1.2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的概况26-28
  • 3.2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内部发展状况28-30
  • 3.2.1 细分行业与全国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28-29
  • 3.2.2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发展概况29-30
  • 3.3 本章小结30-32
  • 4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2-47
  • 4.1 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32-35
  • 4.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35-37
  • 4.3 基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时间序列分析37-40
  • 4.3.1 平稳性检验37-38
  • 4.3.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38-39
  • 4.3.3 时间序列稳健性检验39-40
  • 4.4 基于行业 panel data 模型分析40-45
  • 4.4.1 平稳性检验41
  • 4.4.2 Hausman 检验41-42
  • 4.4.3 回归结果42-43
  • 4.4.4 稳健性检验43-45
  • 4.5 本章小结45-47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47-52
  • 5.1 全文结论47-48
  • 5.2 对策建议48-52
  • 5.2.1 提高工业化程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48-49
  • 5.2.2 提升服务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队伍建设49
  • 5.2.3 促进产业融合程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互助49-50
  • 5.2.4 深化专业化分工,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程序50-51
  • 5.2.5 完善政策保障,创造生产性服务业良好发展环境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辉侠;冯宗宪;;制度与非制度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一个区位优势分析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6期

2 李辉;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3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4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5 雷小清;;中国服务业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6期

6 刘浩;原毅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行为模式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7 朱胜勇;;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07期

8 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9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727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727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