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服务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2:25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业 结构主义经济学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检验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代表,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在产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发展关系。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深入探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特作用,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从结构主义经济学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二者的关系进行理论阐述。认为二者不是简单互动和响应关系。在二者关系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居于更重要的地位,在二者相互影响方面,更多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和制约,而不是相反。这就是为理论和政策提供新的视角和立足点。在实证部分,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方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而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结构主义经济学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19;F4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范围研究8-9
  • 1.2.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论综述9-10
  • 1.2.3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研究文献综述10-11
  • 1.2.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差异11-12
  • 1.2.5 文献评述12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2-15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15-23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15-17
  • 2.1.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特征15-16
  • 2.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16-17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理论17-19
  • 2.2.1 产业结构理论17-18
  •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18-19
  • 2.2.3 交易费用理论19
  • 2.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19-23
  • 2.3.1 需求遵从论19-20
  • 2.3.2 给主导论20
  • 2.3.3 互动论20-21
  • 2.3.4 融合论21-22
  • 2.3.5 结构主义的观点22-23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国别比较研究23-33
  • 3.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23-28
  • 3.1.1 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23-26
  • 3.1.2 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26-28
  • 3.1.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28
  • 3.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比较28-33
  • 3.2.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29
  • 3.2.2 中国省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29-31
  • 3.2.3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31-33
  •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的实证分析33-39
  • 4.1 模型的选择33-34
  • 4.1.1 检验方法以及模型的说明33-34
  • 4.2 实证分析34-37
  • 4.2.1 ADF 单位根检验34
  • 4.2.2 Johansen 协整检验34-35
  •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35
  • 4.2.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35-36
  • 4.2.5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36-37
  • 4.3 实证结果分析37-39
  • 第五章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39-45
  • 5.1 从战略上重视生产性服务业39-40
  • 5.1.1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39
  • 5.1.2 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39-40
  • 5.1.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40
  • 5.2 构建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体系40-43
  • 5.2.1 打造研发服务平台40-41
  • 5.2.2 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41
  • 5.2.3 大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业人才41-42
  • 5.2.4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和和物流服务业42
  • 5.2.5 增加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2-43
  • 5.3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43-45
  • 5.3.1 积极引入和强化市场竞争43
  • 5.3.2 提高要素市场的交易效率43
  • 5.3.3 构建信用平台43-4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5-47
  • 6.1 基本结论45-46
  • 6.2 研究展望46-47
  • 致谢47-49
  • 参考文献49-53
  • 研究成果53-55
  • 附录 A55-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2 雷小清;;中国服务业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6期

3 荆林波;李蕊;;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变化与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王泉泉;;中国与印度服务业比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6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李江帆;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周振华;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与融合[J];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9 李江帆;朱胜勇;;“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10 霍景东;;服务业竞争力现状与影响因素:一个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26期



本文编号:787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787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