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演进对城市专业化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实例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演进对城市专业化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实例
【摘要】:服务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演进的交互影响提升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其原理在于: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演进因素的作用下,促成了多中心城市体系的形成,每个城市按照自身禀赋生产优势的产业或服务,提升了城市专业化水平,但就整个城市体系而言又体现出多样化特征。长三角地区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技术演进 高速铁路 城市
【分类号】:F719;F512;F299.2
【正文快照】: 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新型交通工具被不断地研发和使用,高速铁路以其“快速、便捷”的特征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青睐。不难看出,高铁的开通不仅继承传统铁路“点-点”的交通优势,相比传统交通工具,高铁更具备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快”。以高铁为主要标志的技术演进促成了区域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2 谢燮,杨开忠;中国城市的多样化与专业化特征[J];软科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枫;吴纯杰;;中国省会城市工资溢价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9期
2 朱晓明;阮仪三;;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古镇调查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3期
3 刘春霞,朱青;信息熵在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中的应用——兼论我国制造业结构演变的时空分异[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4 李永乐;;“梁陈方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J];城市;2011年03期
5 李永乐;;立体城市——探索城市“摊大饼”问题的一种解决途径[J];城市;2011年05期
6 杨开忠;陈良文;;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03期
7 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城市、法律与资本主义起源之关系的历史考察[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8 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震;杨永春;刘宇香;;西北地级城市的行业分工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2期
10 任吉东;;城市史视阈下的中国传统城乡关系观念述评——以西方学者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庆洲;;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文;基于模块化分工的产业组织演化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扬;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任健强;华侨作用下的江门侨乡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10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仪;饶河流域典型徽州传统村镇外部空间形态特征与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宋颖慧;上海人行道空间环境再优化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4 王俊;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燕然;税收激励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李利军;南宋临安城景观布局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梅;隋唐至明清时期延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滋润;清代前期湖南商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紫艳;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赵嗣胤;南宋临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2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王金涛;;中心城市慎言“专业化”[J];w,
本文编号:815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81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