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政策比较分析及河北省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7-09-16 07:32
本文关键词:我国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政策比较分析及河北省的政策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节能服务业 政策比较 东部地区 河北省 政策措施
【摘要】:东部地区范围是按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日的划分,本文研究范围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台湾省之外的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9个省市地区。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东部地区各省(市)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响应时差、颁布数量、措施和效果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总体状态来看,东部地区各省(市)制定地方性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对国家级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的响应时差分析,得出北京市、上海市、广东市、山东市、江苏省等地制定政策时间明显快于河北省;从东部地区各省(市)制定地方性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数量来看,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上海市等地颁布地方性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数量高于河北省;综上所述,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地对节能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高于河北省。 对东部地区各省(市)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比较主要是从九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进入规制、财政措施、金融措施、人才措施、技术措施、监管措施、政府采购措施、组织措施、平台建设措施。市场进入规制从节能服务公司进入备案、节能服务公司获得财政资金以及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进入备案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东部地区各省(市)节能服务公司进入备案规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具备国家备案,另一种是具备国家备案和省(市)级备案。其中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天津市、山东省属于前一种,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属于后一种;节能服务公司获得财政资金规制分为两类,一类是节能服务公司只有在本地境内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就可以在本地申请财政奖励资金,另一类是节能服务公司只有在本地注册才能在当地申请财政资金。其中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属于前者,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属于后者;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进入备案规制同样分为国家级备案和省(市)级备案。财政措施从鼓励节能服务公司财政措施和鼓励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财政措施两方面进行比较。从节能服务公司角度分析,上海市、北京市、福建省、天津市、广东省财政资金明显高于国家最低标准,而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也与国家最低标准持平;从用能单位获得节能技术改造角度,北京和上海财政奖励资金高于国家最低标准,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财政奖励资金与国家最低标准持平。对金融措施、人才措施、技术措施、监管措施、政府采购措施、组织措施以及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东部地区各省(市)制定这些方面的措施各有异同,但是主要目的是一致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加强组织和平台建设,为节能服务业进一步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对东部地区各省(市)对节能服务业政策效果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东部地区各省(市)地区中北京市、广东省节能服务业发展最快;江苏省、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节能服务业发展较快;河北省和福建省节能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最后,从市场进入规制、财政、金融、人才、技术、监管、政府采购、组织、平台方面对河北省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关键词】:节能服务业 政策比较 东部地区 河北省 政策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F2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1-15
- 1.2.1 节能服务业研究文献11-13
- 1.2.2 产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方法文献13-14
- 1.2.3 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14
- 1.2.4 相关文献评述14-15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结构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5 创新点17-19
- 2 理论依据及比较分析方法19-24
- 2.1 理论依据19-22
- 2.1.1 产业政策存在理论19-20
- 2.1.2 产业政策的工具理论20-21
- 2.1.3 产业政策的评估理论21-22
- 2.2 产业政策比较分析方法22-24
- 3 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总体比较分析24-31
- 3.1 东部地区对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制定的响应时差24-28
- 3.1.1 中央政府关于节能服务业政策24-26
- 3.1.2 东部地区对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制定的响应时差26-28
- 3.2 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颁布数量比较28-31
- 4 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的比较分析31-44
- 4.1 节能服务业市场进入规制政策比较分析31-35
- 4.1.1 节能服务公司进入备案规制31-32
- 4.1.2 节能服务公司获得财政资金规制32-33
- 4.1.3 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进入备案规制33-35
- 4.2 节能服务业财政措施比较政策分析35-37
- 4.2.1 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财政措施比较35
- 4.2.2 鼓励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的财政措施比较35-37
- 4.3 节能服务业金融措施比较政策分析37-38
- 4.4 节能服务业人才措施比较政策分析38
- 4.5 节能服务业技术措施比较政策分析38-39
- 4.6 节能服务业监管措施比较政策分析39-41
- 4.6.1 对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公司监管措施的比较39-40
- 4.6.2 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监管措施的比较40-41
- 4.7 节能服务业政府采购措施比较政策分析41-42
- 4.8 节能服务业组织措施比较政策分析42-43
- 4.9 节能服务业平台建设措施比较政策分析43-44
- 5 东部地区节能服务业相关政策效果比较44-47
- 6 河北省节能服务业政策的选择47-51
- 6.1 市场进入规制47-48
- 6.2 财政和金融措施48
- 6.3 人才和技术措施48-49
- 6.4 监管、政府采购、组织措施以及平台建设措施49-51
- 7 结论与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64
- 后记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春;环保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2年10期
2 窦义粟;于丽英;;国外节能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J];节能与环保;2007年01期
3 戴俊骋;王佳;高中灵;;北京与国内重点城市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4 廖建军;蔡斌;;中日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基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内容产业促进法》之比较[J];出版科学;2010年03期
5 陈晖;;全球节能服务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其启示[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1期
6 王小平;高儒;;河北省节能服务业发展机制、态势评价与对策建议——基于节能服务公司的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6期
7 郑志强;;中国地方体育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8 周振华;产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配合[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年01期
9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J];财会学习;2011年04期
10 李远;;美国、日本产业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61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fwjj/861711.html